在近兩年玉米收益不佳的情況下,今年有不少種糧的農民或多或少開始試種其他作物,在政策的號召下,大豆成了不少人的選擇。
1、大豆現狀
據國家統計局農村司數據,截止到去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到1.1億畝,大豆產量1200萬噸以上,仍遠低于2014年1800萬噸的水平。
而我國對大豆的需求量遠遠超過生產量,2017年大豆目前市場主流出貨價格在4160-4200元/噸,產量少勢必就要賣的貴,導致大量的大豆進口國外,2017-2018年度,預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8900萬噸,有可能實現連續第14個年度增加。大量低價優質的進口大豆,嚴重沖擊了國內大豆市場。
2、大豆、玉米種植者補貼的差距如何?
種植戶經常詢問今年大豆還有補貼嗎,現在我們可以明確的告訴您,有!但是,補貼政策變了。
2017年,和玉米補貼政策一樣,國家對大豆采用“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大豆收購價格由市場決定,政府對生產者直接補貼。
今年的政策延續了去年的新機制,國家將繼續通過市場化加補貼調整種植結構,增加大豆種植。2018年玉米、大豆補貼差距真的好大,統籌補貼政策,準確測算玉米和大豆收益平衡點,調整玉米大豆補貼標準,原則上每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100元以上,大豆生產者補貼達到200元以上,玉米生產者每畝補貼100元左右。
3、鼓勵擴種大豆給了農民怎樣的保證
對今年秋季大豆收購實行應收盡收,給種植大豆的農民吃上定心丸。這個保證是實實在在的,也就是說只要你種出豆子到了秋天肯定不怕賣不出去,有多少國家收多少,進入五月,各地陸續迎來了大豆播種高峰期。
4月27日,國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問題,明確提出要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黑龍江省是國家確定的承擔任務省份之一。
4、業內人士如何看?給出怎么樣的建議
去年秋收以來,玉米收購價格持續走高,東北的一些農民覺得種大豆收益不如玉米,所以種大豆的積極性有些下降。如果今年種大豆,有什么利好嗎?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認為,今年有利于大豆生產的因素還是不少的,預計大豆的播種面積還將保持恢復性增長的趨勢,因為政策的導向很明確,大豆補貼要高于玉米,而且鼓勵向優勢區集中。“一是東北地區糧豆輪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二是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的標準將高于玉米。”
建議大豆種植戶
密切關注大豆的供需基本面變化和政策的含金量,算好大豆成本收益帳,以市場為導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
來源:養豬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