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豬價位確實不景氣,可以說是非常不景氣。自從春節過后,生豬價位基本上就一路下跌,也不能說中途沒有漲過,每一次市場反彈養殖戶都心中期望市場的拐點來了,然而每次總是失望,因為依舊沒有看到市場底部,目前為止生豬價位已經來到了5元每斤。讓眾多養殖戶血本無歸。
供過于求
科學興農認為今年生豬市場價位下跌,并非簡單的市場調整,而是市場供給嚴重失衡。這種趨勢也是近兩年市場不斷累積的后果,當前情況來看,這種市場行情調整不會很快結束,雖然生豬價位目前已經基本穩定咋了5元每斤,但是卻看不到任何反彈的跡象。
生豬養殖周期性調整
生豬價位長期市場底部徘徊就不是簡單的市場調整這么簡單了,生豬存欄量大是一方面。下面談另一方面,生豬價位的周期性規律。前兩三年生豬價位持續性走高,而今的下跌也算是正常的市場調整。從歷年的價位走勢看 ,豬價在未來短期內回升的幾率非常低,這種周期性調整不會短期內完成,農業農村部之前也曾做出分析,養殖農戶把握市場行情,及時出欄,市場價位長期底部運行。因為供過于求的市場狀態已經形成。
養殖集約化
科學興農認為今年生豬價位下跌同規模化養殖越來越集中也有不小的關系。從2018年幾家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的公告看,溫氏集團預計擴張400萬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產能也有幾百萬不等的擴張。這種集約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應對高昂的養殖成本,據悉這些大型養殖企業一個人能夠照看到3000頭豬,而這些企業的養殖成本低至5.5元每斤。同普通養殖戶的6元每斤低出不少。也就是說未來這些大型養殖企業將會逐步壓縮市場小散的養殖空間,而大型養殖企業不斷通過降低養殖成本,拉低市場價位也會將小散養殖戶淘汰出去。
因此,可以預計在今后生豬價位將會由于規模化的高度集中,養殖成本的不斷縮減,而讓市場平均價位逐步下滑。而從今年的市場環境來看,供過于求的局面才是直接導致生豬價位下跌的根本原因。
來源:養豬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