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海省食品不合格產品的核查率及處置率達100%,處置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350余人次,列入‘黑名單’管理的企業61個。”
27日,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該局綜合處處長馬國威在青海西寧作上述表示。
據了解,該省針對在食品流通環節發現風險、防控風險和不合格食品處置中,目前已采取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做好事前預防工作;監督檢查與監督抽驗相結合,做好事中抽檢工作;嚴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做好事后處置工作等措施。
馬國威介紹,作為一個食品輸入省份,青海地區的食品監管工作突出強化了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9大類56個品種的抽檢。
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8年一季度,青海共處置食品不合格產品363件,涉及525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餐飲單位,責令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11.08噸,沒收違法所得7.48萬元(人民幣,下同),罰款159.85萬元。
此外,針對現在備受熱議的網絡訂餐,該局餐飲處處長秦華成介紹,青海已對美團、餓了么及百度外賣存在線上部分餐飲服務單位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現象,先后進行兩次約談,并按規定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
秦華成表示,“2018年我們將不定期對入網經營者開展事中抽查和監測,未來每年抽查覆蓋地區、覆蓋商戶達30%以上。”
另據了解,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17年采取“年計劃、月實施、周公示”方式及時對外公布不合格食品信息,通過青海食安檢手機app平臺,在第一時間告知和引導消費者更科學、安全、合理消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