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如何用大數據來解決農業市場的“黑洞”?

2024-05-06 20:57:52 來源: 作者/編輯:小編 瀏覽次數:5180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每年都有一些農產品賣不出去,特別是在我國糧食“十二連增”后,我國糧食創下高產量、高庫存、高成本、高進口的“四高”背景下,糧食、肉類、水產品、禽蛋、蔬菜、水果、油料產量居世界之首。

在生產之前農民應該生產什么、生產多少,過去靠計劃,現在靠市場,但究竟應該生產什么、生產了多少、庫存量有多大、市場需要多少,往往是一個“黑洞”。但是當大數據科技工具出現后,就可能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我國農產品信息化經歷7個發展階段

我國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大國,每年生產近20億噸的農產品(不包括木材),我國是一個農產品貿易大國,每年進出口農產品貿易超過1800億美元,我國也是一個農產品消費大國,13.7億人口以及大量的境外游客,對農產品消費量巨大。

自1994年以來,我國農產品信息化建設發展經歷了7個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頒布后,農產品電子商務與大數據的融合成為發展趨勢。

第一階段:1994—1998年

1994年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相繼開通以來,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進入發展階段。

第二階段:1998—2005年

棉花、糧食兩個品種先后在網上交易,當時叫“糧棉在網上流動起來”。1998年,鄭州商品交易所集誠現貨網成立,2005年10月中央儲備糧網上交易。1998年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成立,通過競賣交易方式采購和拋售國家政策性棉花。

第三階段:2005—2012年

生鮮農產品開始在網上進行交易,2005年易果網成立,2008年和樂康、沱沱工社做生鮮農產品交易。

2009—2012年之間,涌現了一大批生鮮電商,生鮮農產品能夠在網上交易,在當時算是一個“革命”,改寫了電子商務交易的客體定義和內容,但是,由于同質化競爭十分激烈,很多企業倒閉。

第四階段:2012—2013年

褚橙進京、荔枝大戰兩個重要事件在北京出現,使生鮮農產品電商品牌運營一時成為熱點。許多生鮮農產品電商開始探索品牌運營,順豐優選、一號店、本來生活、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獲得資金注入,2013年初的北京“優菜網”曾尋求轉讓、上海“天鮮配”被“下線”。

第五階段:2013—2014年

b2c、c2c、c2b、o2o等各種農產品電商模式競相推出,寬帶電信網、數字電視網、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大量先進信息技術被采用到農產品電商中來,2013年微博、微信等工具出現。

永輝“半邊天網”上線不足百日下線尋求微商模式等,同時90%的生鮮電商虧損倒閉。

第六階段:2014年后

本來生活、美味七七、京東、我買網、宅急送、阿里、青年菜君、食行生鮮先后獲得投融資,農產品電商進入融資高峰期。就電商產品熱點而言,農產品是繼圖書、服裝、3c三大電商熱點之后的新熱點,各路資本不斷進入這一領域,但我國近4000家涉農交易類電商中,僅有1%盈利。

第七階段:2015年至今

農村電商融資和兼并重組呈現高潮。這一時期許多生鮮電商曇花一現,如2015年12月倒閉的水果營行,此外還有特土網、采購兄弟、后廚網、土雞91等。

同時,果菜市場告急:××喂魚、××豐產滯銷、××滯銷、××價跌,凸顯我國現有的果菜流通體系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在引導生產、引導流通、引導消費方面存在許多的缺陷。

當前農產品電子商務誠信數據體系缺失,優質的“三品一標”農產品賣不出好的價錢,農民增產不增收,農產品電子商務過程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嚴重,“如何種(養)得好,還要賣得好,賣逆風好價錢”,成為當前現代“三農”應該解決的問題。

將農產品電商與農產品大數據體系應用聯系起來,能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有效的路徑。

大數據為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奠定基礎

大數據是指大數據理念、技術和方法在農業領域的實踐。它涉及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四個方面,是跨行業、跨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挖掘。農業大數據可以引導我國農產品生產、流通和農業服務消費。

1.大數據引導農產品生產

大數據在農業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精準農業”。“精準農業”是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全面結合的一種新型農業,由6個子系統組成:全球定位系統、農田信息采集系統、農田遙感監測系統、農田地理信息系統、農業專家系統、智能化農機具系統,其核心是建立一個完善的農田地理信息系統,解決一個種地的科學性問題。

大數據以不同系統獲取的龐大信息量為基礎,為“精準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可以用于土壤肥力管理、農田邊界圖管理、產量分布圖管理、精確定位病蟲害控制方法和施肥決策管理等,提供高品質的農產品。大數據以不同系統獲取的龐大信息量為基礎,可以有效的獲取需求信息,生成準確的訂單,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無縫對接。

2.大數據引導農產品流通

大數據可以提供經系統整合的相關氣候、農產品價格走勢、農產品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信息、終端消費需求等相關數據,輔之以菜場超市攤位監測評估數據體系等,通過對這些專業數據的解讀,可以判斷農產品交易、質量、需求、價格變動等情況。近幾年的可追溯體系建設為農產品電商奠定了基礎。

一是商務部可追溯體系。

2010年以來,商務部分四次在50個城市開展了肉菜可追溯體系建設,利用中央、省、市三級平臺,覆蓋批發、屠宰、零售、消費環節,利用ic卡、二維碼、條碼等信息技術,記錄肉菜流通的各種信息。消費者可以通過索證索票的方式進行查詢,查詢到上游產品的來源和產地。

目前有1.2萬家流通企業納入可追溯體系建設,平均每天有200多萬條信息對3萬多噸300多種肉類、蔬菜、中藥材進行追溯,覆蓋范圍逐漸擴大到中藥材、酒類、奶制品、水果及水產品。

二是農業部會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著力構建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銜接機制,加快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設,將生豬和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志產品全部納入質量追溯試點的范圍,通過以點帶面,逐步實現農產品的生產、收購、儲藏、保鮮、運輸、銷售和消費全鏈條可追溯。

三是國家糧食局重視智慧糧食建設。

即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空間地理和遙感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糧情監測、預測預警和服務管理的精細化、智慧化。其中庫存糧食識別技術代碼及電子標識、追溯技術和標準,已經在13個省區和3個央企單位施行。

由中儲糧總公司、黑龍江糧食局、江蘇省糧食局、深圳糧食集團等部門和各單位承擔的“糧食儲運監管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已經建成47個物聯網技術應用庫存點。

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國家糧食局提出以庫存糧食識別代碼為技術載體,建立貫徹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即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

山東、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庫存識別代碼的試點工作,其中國有企業151家,約占已備案的國有企業1/3,另有民營企業12家,山東省糧食局庫存糧食識別代碼系統平臺已接收到各種試點企業上傳的3474個貨位的庫存糧食識別碼以及關聯信息,涉及糧食367.7萬噸。

四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近年來加大對可追溯體系建設,采取“以網管網“的辦法,先后完善了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管的措施,并建立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監管平臺為中心,以各省級工商局平臺為支撐的全國統一體、統分結合、功能齊全、上下聯動的網絡監管信息系統和平臺。這種中央和地方兩級監管體系,為市場主體提供最權威的資料,為可追溯市場主體的管理奠定了基礎。

五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07年8月頒布《食品召回管理辦法》。2015年9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出臺了新的《食品召回管理辦法》。

六是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

其根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若干意見》要求,以及中國誠信建設促進會的信用研究成果。

由中國搜索和聯合東方誠信(北京)數據管理中心建立的國家級可追溯平臺,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識別技術、互聯網技術,在公用二維碼系統平臺上增加了cxbz的自有技術,對單個產品賦予唯一身份證,對產品的原料、生產及消費等環節進行數據采集和跟蹤,實現產品全鏈管理展示。

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經營兩年來,在12個城市的500多家企業的2000多種產品中采用了可追溯技術。

七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2016年1月出臺《關于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信息記錄重點包括原料驗收信息、生產過程信息、產品檢驗信息、產品銷售信息、人員設備信息等。

特別是針對食用植物油常見風險隱患和摻雜造假等,提出了黃曲霉毒素控制、物料平衡等信息記錄要求。生產企業要對物料來源、加工過程和產品去向、數量等信息如實記錄,以確保記錄真實、可靠、所有環節可有效追溯。

同時,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可通過模擬演練食品安全問題,檢驗追溯體系的可操作性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糾偏完善,保證發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產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責任可追究。

3.大數據引導農業服務消費

一是農業氣象預測。

通過建立天氣識別模型,然后將這些模型與當前的氣候條件進行比較,再運用預測性分析進行天氣預報。這種情況下,對氣象的預測時間更長、準確度更高,有助于休閑觀光電商發展。

二是環境預測。

進行環境預測需要了解獲得區域作物、土壤、水、動物、氣候和天氣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需要收集這些不同因素的數據進行分析,大數據技術有助于整合提高不同地區的海量數據。

三是提升人類健康。

通過對人和周圍生物群落之間的相互作用分析,包括生物群落的基因組、動物的營養、人類的營養狀況數據,大數據可以更好地預測人類的健康和幸福感。并通過對農作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改變農作物的質量,培育出營養價值更高的農作物,提升人類健康水平。

大數據與農業電商融合8個關鍵點

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2012年僅為4.5億元,主導廠商以外企居多,2015年我國大數據應用的市場規模預計1500億元,2020年將達到8000億元。農業大數據產業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值得認真分析和對待。需要不斷地探索并創新模式,將農業大數據與農業電商相融合應注意8個關鍵點。

1. 大數據采集

建立健全農業大數據采集制度,明確信息采集責任。要廣泛采用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數據爬取或采集高速數據全映像等大數據收集技術,廣泛收集互聯網數據。

進一步優化涉農數據監測統計系統,完善統計指標,擴大采集監測范圍,改進采集監測手段和方式,探索開展統計監測由抽樣調查逐步向全樣本、全數據過渡試點,完善信息進村入戶村級站的數據采集功能,完善相關數據采集共享功能。

2. 大數據分析

建設國家級、省級的農業大數據交換中心,依托云計算技術,通過基礎軟硬件資源整合和架構重建,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按需分配、綜合利用。形成上下聯動、覆蓋全面的農產品大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開放獲取、快速訪問。

3. 大數據應用

逐步開展農業智能化行動,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培育多樣化農業互聯網管理服務模式,逐步建立農副產品、農資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定期發布監測預報預警,避免問題農產品“斷頭案”現象頻發。

4. 大數據運營

完善大數據的服務體系建設,以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種養大戶、農產品網站為依托,實現對農產品產供銷的“一站式”服務。

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種養大戶等自身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形成電視、電話、網絡相互結合、互為補充的多模式信息傳播。

加強與聯通、移動、電信、廣播電視等部門的溝通合作,整合分布在不同地點、使用多個服務號碼、由不同專家團隊支撐的各類為農服務平臺資源,建設集熱線電話、手機短信、涉農網站、廣播電視、app技術等于一體、多功能并舉、覆蓋全省的12316“三農”信息服務系統。

5. 大數據管理

建立和完善國家級和省農業大數據交換中心平臺管理制度,包括應用準入、應用卸載、沙箱開發、安全事故、違規處罰等;

建立平臺運行制度,依據國家信息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對所有農業信息根據職務、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進行分級管理,建立和完善平臺安全保密制度。

6. 大數據標準

重點圍繞基礎數據、數據處理、數據安全、數據質量、數據產品和平臺標準、數據應用和數據服務六大類,建立標準體系,并從元數據、數據庫、數據建模、數據交換與管理等領域,推動相關標準的研制與應用。

7.大數據示范

圍繞精準農業、物聯網應用、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線上營銷等開展試點示范,積極探索農業大數據技術在農業領域集成應用、農產品高標準生產、優質品牌開發和產品網上銷售等新途徑、新模式。

8. 大數據人才培養

充分發揮高等院校、高新企業、電商園區的人才優勢,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相結合,促進我國農業大數據運用的檔次和水平,選派年輕的農業干部進行進修、培訓,促進農業系統的人才和知識的更新,提高應用能力和水平。

利用農村實用人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現有培訓項目資源,加大培訓力度,推廣普及農業大數據知識。

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理念、技術和方法在農業領域的實踐。農業大數據涉及到耕地、育種、播種、施肥、植保、收獲、儲運、農產品加工、銷售、畜牧業生產等各環節,是跨行業、跨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來源:豬價格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如何用大數據來解決農業市場的“黑洞”?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av|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a级成人毛片久久|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品成人欧美大片久久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