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雞、小龍蝦配啤酒,鍋貼配奶茶……這些夏日“夜市”美食,是不少職工下班后的念想。不過,夜市里那些“網紅”美食往往是無證無照的“黑暗料理”。記者了解到,浦東“昌里路夜市”已迎來大規模整改,而同樣紅極一時的“彭浦夜市”已關停無證照餐飲224戶,首次實現了“零”無證無照。
“彭浦第一炸”結束十幾年無證經營
人聲鼎沸時的“彭浦夜市”喧嘩至夜半,曾經熱鬧得致使公交線路不得不繞道而行。然而,夜市里大量的“黑暗料理”實際無證無照、有的甚至長達十幾年。
顧小香借“彭浦第一炸”的名號在聞喜路共和新路開了一家“胖胖炸雞腿”,和“巧玲炸雞”并排而居,生意相當紅火。當年由臨汾路至聞喜路,這家店也是“彭浦夜市”里的一枚響當當“網紅”。不過,當年這家僅有30平方米的“網紅”炸雞店,實際上無證無照經營長達十幾年。2015年8月,由于重油煙、無證照,“胖胖炸雞腿”被第一次取締,隨后搬遷到了聞喜路三泉路。2016年12月,由于無證經營,該店再次遭到了查處。
“重油煙,找不到合適的商鋪,就無法獲得合法的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顧小香告訴記者,她繼續創業、開店的愿望,經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和彭浦鎮街道的協調,將其新店鋪落戶臨汾路。2017年1月,距離第二次查處僅1個多月的時間,顧小香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得以重新開業,并正式結束長達十幾年的無證經營。
“原先的商鋪樓上有住戶,重油煙所以辦不出證照。30平方米大小每個月的租金在1萬元左右。現在商鋪面積大了一些,更干凈整潔,房租翻了一倍多,但好在可以正規經營了。”記者注意到,臨近午時,這家過去的網紅店堂吃客并不多,但外賣生意卻絡繹不絕。顧小香告訴記者,“巧玲搬去了運城路,我們成了臨汾路上留下的‘彭浦第一炸’。生意是過去好,但加入了正規軍,環境、衛生都有了提升,從長久來看更有保障。”
116家經營戶開出新的正規門店
像“彭浦第一炸”這樣經疏導成功辦證的經營戶有多少?彭浦鎮街道相關方面給出了數據,116家。
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則向記者披露,自2017年底以來,“彭浦夜市”關停無證照餐飲店224戶,其中,滅失89戶,疏導已辦證116戶,正辦證中7戶,轉業態12戶,整治覆蓋率100%,且無一“反彈”。
與“彭浦夜市”齊名的浦東“昌里路夜市”,在近日的整治中,也被悉數關停。記者從浦東新區上鋼街道了解到,浦東昌里路、歷城路上的“昌里路夜市”其主要的兩大出租商鋪“大房東”為萬有全和喬家柵,在近日的約談中,上鋼街道呼吁兩大企業作為“大房東”,能夠對“二房東”對“黑暗料理”的出租行為有所遏制。
“從2017年下半年至今,已對‘昌里路夜市’周邊的112家無證照餐飲店提出整改,目前已整頓43家。不過,這其中并不包括歷城路上的21家夜市餐飲店,這21家無證無照的餐飲店,目前一律停業整頓。”上鋼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童軼超指出,和“彭浦夜市”中的“胖胖炸雞腿”一樣,昌里路上的“網紅”大王鍋貼經疏導也在近期獲得了相關證照,并開出了新的正規門店。
放開5種業態包容審慎從嚴監管
“對小餐飲的場地監管,上海早在2003年就有了環保要求。2017年4月,新的《食品許可證發放管理辦法》中,明確了這些有油煙的餐飲要遠離居民區9米以外的相關規定。在對彭浦夜市的集中整治中,我們疏導的同時,也在想辦法幫助這些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紅’餐飲店,找到合法、合規的經營場地。”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彭浦新村市場監管所專職干部吳炯告訴記者,“希望通過疏導,留下一些有口碑的餐飲店,加強監管的同時留住一些人氣。”記者了解到,針對奶茶鋪等新興業態,上海將出臺新“十二條”,放寬5種新業態的食品經營證前監管。據悉,這5種新業態分別為:經營項目為預包裝食品銷售(含/不含冷凍冷藏食品)的食品銷售經營者(批發、零售、批發兼零售);經營項目為散裝食品(含/不含冷凍冷藏食品)、散裝食品(不含熟食)、生豬產品、牛羊產品的食品銷售經營者(零售);經營項目為熱食類食品制售(簡單加熱)、糕點類食品制售(簡單處理)、冷食類食品制售(簡單處理)、自制飲品制售的餐飲服務經營者(各類飯店、飲品店、甜品站);經營項目為風味飲料、茶、咖啡、植物飲料的餐飲服務經營者(現制現售)、食品銷售經營者(現制現售);經營項目為熱食類食品制售、糕點類食品制售的餐飲服務經營者(用餐人數50人以下的企事業單位食堂)。
上月,市食藥監還公布了《2018年無證無照食品經營治理工作方案》,提出至2018年底,轄區范圍的無證無照食品經營情況基本消除。2019年起,鞏固整治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常態長效工作機制。對具備許可條件的食品經營戶,要引導和督促其辦理證照。按照優化營商環境要求和商事制度改革“寬進嚴管”精神,以及《上海市小型餐飲服務提供者臨時備案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對符合臨時備案條件的,予以臨時備案,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放開證前監管,能夠給新興業態生存的機會。奶茶鋪、甜品店,要獲得證照有了快速通道。而對夜市里無證無照的‘黑暗料理’,則應該由過去重許可輕監管,向寬進嚴管轉變,小餐飲成為正規軍后,使得監管部門的監管更集中,證后監管更加嚴格。”吳炯指出。
來源:勞動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