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近日印發了《云南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下稱“計劃”),要求到2020年,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提高,到2030年,全省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計劃要求,到2020年,全省營養工作制度和工作體系基本健全,基層營養工作得到加強;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日益豐富;營養健康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重點人群營養不良狀況明顯改善,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提高。
具體目標:一是降低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婦貧血率控制在15%以下;老年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貧困地區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二是孕婦葉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三是農村中小學生的生長遲緩率控制在5%以下,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減緩。四是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五是提高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
到2030年,營養工作體系更加完善,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更加豐富,“互聯網+營養健康”的智能化應用普遍推廣,居民營養健康素養進一步提高,營養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具體目標:一是進一步降低重點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和孕婦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二是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0%。三是進一步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四是進一步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五是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0%。六是全省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為實現上述健康目標,計劃要求省衛計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教育廳等部門要完善營養政策標準體系,認真執行國家營養健康有關標準。加強營養科研能力建設和營養人才培養,定期開展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狀況和食物成分監測,開展綜合評價與評估工作。強化碘營養監測與碘缺乏病防治。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發揮云南中醫藥特色優勢,制定符合云南省現狀的居民食養指南,倡導合理飲食調養。加強營養健康基礎數據共享利用,普及營養健康知識,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此外,還要開展六個重大行動。
開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開展孕前和孕產期營養評價和膳食指導,實施婦幼人群營養干預計劃,在合理膳食基礎上,推動開展孕婦營養包干預項目。提高母乳喂養率,完善母乳喂養保障制度,改善母乳喂養環境。
開展學生營養改善行動。持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建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滿足不同年齡段在校學生營養需求的食譜指南,引導學生科學營養就餐。開展針對學生的“運動+營養”體重管理和干預策略研究,加強對學生超重、肥胖情況的監測與評價,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措施。
開展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實施老年人群營養監測和評價,掌握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促進“健康老齡化”,對低體重高齡老人進行專項營養干預,建立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逐步將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納入居民健康檔案。
開展臨床營養行動。建立、完善臨床營養工作制度,三級以上綜合醫院應設營養科室,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配備營養師。逐步開展住院患者營養篩查工作,建立以營養篩查—評價—診斷—治療為基礎的規范化臨床營養治療路徑。
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將營養干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和膳食指導。制定可行、有效的膳食營養指導方案,開展區域性的精準分類指導和宣傳教育。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繼續推進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逐步覆蓋所有貧困縣。
開展吃動平衡行動。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和控煙限酒為重點的專項行動。調查糖尿病、肥胖、骨骼疾病等營養相關慢性病人群的營養狀況和運動行為,建立運動處方庫和運動干預路徑。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