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東省各級漁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省政府食品安全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守護舌尖安全專項整治,以“嚴執法”促“強監管”,全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保持穩定,省級水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98.7%,連續多年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守住了不發生重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底線。
《山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已進入立法最后收尾階段,包括執法在內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層層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從法律和督導、考核層面保障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圍繞“三魚兩藥”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連續多年開展治理整頓,全年組織日常執法檢查及專項執法檢查300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11000余人次,檢查水產品生產經營企業7500余家次,有力打擊了養殖生產者違法添加禁用藥物行為。將監督抽檢不合格陽性樣品案件的單位和個人列入“重點監管名單”,建立監管執法風險管理檔案,印發《關于對重點品種開展專項跟蹤監測的通知》(質監函〔2017〕35號),開展了100個批次的重點產品專項跟蹤監督抽查,保障問題整改到位。
五年來,山東省級水產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樣品由1000個大幅提升為4160個,在省、市政府質量安全考核中率先引入“問題發現處置率”理念,完善了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工作機制。在出臺《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山東省公安廳關于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基礎上,將“先移交公安不予立案再行政執法”確立為陽性樣品處置規則,全力推動行刑銜接工作落到實處。2017年,各級執法機構按照《行政處罰法》、《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相關規定,陽性樣品依法處置率達到100%,全年共查處違法使用禁用漁藥案件17起(部級2起,省級15起),向公安機關移交案件5件,有力震懾違法添加行為。
以交叉檢查促進區域執法水平均衡,印發了《關于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交叉執法檢查的通知》,并將市、縣執法交叉檢查工作組織情況列入年終考核內容。以案卷評查促進業務流程規范,按照“交叉互評、集中評審”等方式,各市針對案卷反應出來的難點與薄弱環節進行點評,各級執法人員“重處罰、輕程序”理念逐步改善,執法責任意識、程序意識得到不斷強化。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