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告別盈利,進入下行周期,對生豬養殖企業來說:“好日子”或已經結束,但生活還得繼續。
新五豐(600975)是湖南老牌生豬養殖企業,4月13日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會上,按公司方說法,這樣的起伏周期已經歷不少,有足夠的經驗和信心去面對。
據統計,去年至目前,公司已擴充90萬頭生豬養殖產能,為下次豬周期上行打好規模基礎。
此外,按照湖南國資改革方向,公司還將繼續整合養殖資產。此前現代農業集團旗下天心種業擬注入新五豐,除為整合省內養殖資源外,同時也是消除集團內同業競爭問題。
整合養殖資產初衷不變
值得關注的是,湖南國資主導的區域內生豬養殖資產整合也因為生豬價格的大幅下跌而被迫終止。
新五豐3月底公告,鑒于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推進過程中,生豬行業出現了周期性波動,交易標的湖南天心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業績也受到一定影響,為維護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及市場穩定,經與交易對方友好協商,決定終止本次資產重組并撤回相關申請文件。
回溯公司此前披露的重組方案,公司擬以5.87元/股發行股份并支付現金,作價6.76億元向間接控股股東現代農業集團等,收購天心種業(871499)98.13%股權和現代農業集團享有的200萬元國有獨享資本公積。
公開資料顯示,天心種業從事種豬生產,與公司目前業務協同性較大,交易將加強公司對生豬全產業鏈的布局。
查閱資料可以發現,新五豐是湖南國資委旗下唯一的農業上市企業,2017年上半年湖南省國資委將持有的公司控股股東糧油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至湖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根據湖南2020年國有資產證券化程度要達到80%的規劃要求,此舉被外界解讀為新五豐將成為省國有優質農業資產的重要整合平臺。
據知情人士向e公司記者透露,暫時終止與天心種業重組并不意味著公司湖南農資整合平臺地位的改變,“現代農業集團下屬的生豬養殖板塊整體上市是既定方向,此前規劃是5年內解決現代農業集團內同業競爭,公司現在還有時間繼續規劃,此次終止重組反而彰顯了公司的負責和理性。”
順應“豬周期”練好內功
有的行業在下行周期需要停止擴張,緊縮防守,但生豬養殖行業卻需要在周期下行時繼續保持規模擴張進度。
“豬周期基本是3年一次循環,如果不做好規模準備,就無法完全享受下次豬周期的紅利,此外,當處于豬周期谷底的時候,抗風險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可以低成本整合中小型企業的養殖資源。”上述人士表示,溫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等大型養殖企業目前也并未停止規模擴張。
回溯公告,2017年7月,公司將在新化縣通過合作建設年出欄20萬頭生豬項目;2017年10月公司將在衡陽縣通過合作建設年出欄40萬頭生豬項目;2018年3月,公司將在麻陽苗族自治縣合作建設年出欄3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
目前,公司還在與省內多市縣積極溝通,為持續發展養殖規模奠定基礎。
公司介紹,為平滑豬周期下行影響,公司通過廣聯項目的建設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在生豬價格低迷時,能夠利用其屠宰、冷庫、交易市場等環節調整產品結構,緩沖生豬價格對公司的影響。同時,公司擁有內銷和外銷兩個市場,可采取多渠道銷售策略,盡量對沖生豬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造成的影響。
此外,新五豐表示,作為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生豬及相關產品主要銷于國內,部分活大豬出口香港和澳門,沒有銷往美國的產品和業務。因此,美國此次301調查及征收關稅、限制投資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另外,結合公司自身分析,公司飼料生產將涉及豆粕和豆油的使用,按公司現有養殖規模的豆粕和豆油需求量,大豆價格上漲影響有限。
來源:e公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