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今早,經過近一周的連續漲價,人們又開始有些麻木了,很多地方的報價都到了5.7元。這當然是好事,所以,不少人又開始憧憬6元乃至7元。然而,從屠宰廠的報價看,5.7元的屠宰廠價格,至今沒有見到。估計敢這么高的價格殺豬的,那白條價格得賣到多少適合?就是現在5.2元殺豬,都還賠錢,誰沒事閑的給自己找賠錢的事干?從本周四開始,很多圈子外的屠宰廠,陸續開始減量,所以大家看不到多少車了。不是收不上豬,而是主動減量,避免大虧。
白條價格南北不一樣。北方的白條價格在上漲后,因為賣不動,不得已再次價格戰,再次大幅度下跌。南方白條相比北方價格慢半拍,估計相互殺價最晚也就是下周初。蔬菜價格回落,雞蛋、雞肉價格都不高。豆粕價格周末再次上漲,玉米價格下跌。
對于東北的養豬人來說,大起大落是近期的主調子。不過,目前價格已經追平了華北地區。考慮到東北的毛豬必須外運,因此推斷,東北價格已經遇到天花板,不排除近兩天再次下行的可能性。廣東的豬價在本省某個大型養殖企業的強勢帶動下,快速漲價。而華中地區的河南,現在陷入漲跌兩難。漲價吧,屠宰企業壓力太大,況且會真正推高本省的cpi。不漲價吧,本地數量較多的規模養殖業已經被壓的嗷嗷叫。估計相關部門怎樣平衡這個矛盾,真的是不容易
從這幾天強勢拉高豬價的效果看,還是非常不錯的。然而,這里面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大的。再復雜的買賣,無論是低買低賣還是高買高賣。總之,最后都要算總賬。手段在翻花樣,也需要一個好的結果來認可。現實中,養豬人肯定都愿意漲價,但是,我們現在必須得認可,消費是一票否決的。除非從消費端真正拉動,否則,還可能是塵歸塵,土歸土。有時候我想問問大家,您最近吃了多少豬肉?如果你沒有增加吃豬肉的力度,你還要求豬漲價,那么漲價后的豬肉,總要有人吃啊。誰來買單?當下的最佳策略,我個人依然認為是逢高出欄,至于很多人說的什么十天后、一個月后要大漲,就當是下酒菜吧。我們連漲了差不多6天了,今早賣豬不還是有不少人就賣到4.75元么?要是像一些人鼓吹的那樣大漲,早都5.75元了。事實上,做不到的。當賽場退場時,你發現吆喝的最厲害的,往往都是觀眾席上賣冰棒的。同樣,那些天天不靠譜的大喊大漲的,很多人也是如此。
來源:農產品期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