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3月29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邵芳蔣文莉王明賢)2017年寧波口岸共檢驗檢疫進口糧食制品1684批、貨值1.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2%和18.2%。主要進口品種包括木薯淀粉、改性淀粉、面粉、方便面、豆制品、麥片、米粉等。貿易國家和地區有泰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中國臺灣等。其中以木薯淀粉和改性淀粉為代表的大宗原料類產品進口數量32萬噸、貨值1.1億美元,占寧波口岸糧食制品進口貿易量的85%。
糧食制品是各類糧谷經加工后的制成品,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日常飲食的選擇也呈現多樣化,各類進口食品特別是糧食制品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寧波檢驗檢疫局以風險分析、分類管理、全程追溯為手段著力打造速度最快、服務最優進口口岸,全面促進糧食制品進口業務發展。大幅縮短檢驗檢疫流程時限。通過風險分析降低口岸抽樣比例,特別是實施eciq系統后,大幅度降低口岸查驗和抽檢比例,進口糧食制品口岸檢驗檢疫周期降低到一天之內完成檢驗檢疫,未抽中口岸查驗貨物,采取“審單放行”模式,實現即報即放。優化服務促進糧食制品進口業務。推出進口預包裝糧食制品標簽預檢驗和后續整改的便利化措施;多點報檢多點查驗方便企業就近辦理進口檢驗檢疫業務;全面推進進口檢驗檢疫無紙化,實施駐點查驗,力爭做到隨到隨檢,確保口岸零等待。提升口岸把關能力。針對糧食制品種類多,來源國廣,既涉及食品安全又存在疫情復雜的情況,寧波檢驗檢疫局進一步暢通業務一線和實驗室檢測鑒定交流渠道,讓一線工作人員走進實驗室開展疫情鑒定,理化檢測培訓,讓實驗室人員來到查驗現場,了解現場查驗知識,熟悉政策法規。同時,通過成立業務協作組,加大業務培訓、加強業務督查、建立疑難問題會商機制,有效提升檢驗檢疫業務把關能力。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