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張家港市從網格化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時化上報、社會化保障四個方面下功夫,開啟農村家宴自辦宴席管理的新模式。
一是完善網格化管理模式。依托市、鎮、村三級食品監管網絡,規范農村家宴自辦宴席管理,強化責任落實,把監管的觸角延伸到各社區和村組。印發文件規范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組織開展網上實時操作培訓;區鎮完善民間廚師本底檔案,組織民間廚師健康體檢;村(社區)食品安全信息員發揮網格作用,對一次性就餐人數達50人以上的農村集體聚餐,及時做好報告登記、督促指導等工作,為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二是規范農村家宴會所建設。出臺《張家港市農村家宴會所規范化建設標準》,從場所規范、管理制度、宣傳公示等基礎要求,設施設備、服務人員等方面進一步明確農村家宴會所的規范化建設標準。將根據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現狀,對照標準,打造布局合理、設施到位的農村家宴會所。組織開展規范化農村家宴會所建設達標考評驗收,根據考評得分評出家宴服務中心等級。
三是實行信息化實時上報。依托“食安治聯”食品安全信息平臺,食品安全信息員將農村集體聚餐的舉辦人、承辦廚師、就餐時間、地點、人數、場所衛生情況、菜肴清單等基本情況進行信息登記并進行風險提示,按規定做好分類指導工作,將報告登記、督促指導等形成的資料以照片形式實時上傳信息平臺。
四是筑牢食品保險新防線。目前全市10個區鎮已簽訂村(社區)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責任險,總保額達6400萬元,受益群眾近一百萬。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