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過后,國內玉米、豆粕市場雙雙迎來“開門紅”行情,特別是豆粕!盡管大多數油廠尚未開機,但假期過來首日,國內大部分地區貿易商及開機油廠豆粕報價較年前大幅上調150-200元/噸。相比之下,年后玉米市場并未出現暴漲行情,但北方個別產區企業小幅上調收購價10-20元/噸。反觀生豬市場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多地開啟下跌模式,東北個別低價豬源價格已跌至4.6元/斤左右。
春節長假過后,國內玉米、豆粕市場雙雙迎來“開門紅”行情,特別是豆粕!盡管大多數油廠尚未開機,但假期過來首日,國內大部分地區貿易商及開機油廠豆粕報價較年前大幅上調150-200元/噸。相比之下,年后玉米市場并未出現暴漲行情,但北方個別產區企業小幅上調收購價10-20元/噸。反觀生豬市場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多地開啟下跌模式,東北個別低價豬源價格已跌至4.6元/斤左右。
那么問題來了:豆粕、玉米的“好行情”是否曇花一現?面對“原料漲、豬價跌”如此糟心的市場行情,養殖戶是否該出手屯飼料?
年后玉米價格漲跌都憑政策一句話!
國內玉米市場在初七以后陸續開始恢復購銷活動,大部分企業基本在正月十五后開始全面復工。近兩日,東北及華北個別地區玉米價格出現小幅回暖跡象。據行情寶了解:黑龍江青岡、綏化及肇東等地深加工企業自2月22日開始陸續上調玉米收購價10-20元/噸;山東濰坊、棗莊、臨沂等地深加工企業近兩日也小幅上調玉米收購價10-20元/噸。
我們認為本次局地的小幅提價并不能說明玉米市場的新一輪漲價就此到來。由于基層有糧農戶及貿易商全面售糧要到正月十五之后,在此之前市場購銷活動依舊處于陸續恢復階段,個別企業的提價說明開工尚早有備貨需求,同時基層農戶挺價心態依舊。
對于三月后的玉米市場依舊存在較多變數。首先,年后售糧小高峰。盡管不少農戶及貿易商看好后市挺價心態較強,奈何存貯條件有限,若價格合適或將出現集中售糧現象。其次,臨儲拍賣是否提前進行。
這一點是也是影響玉米市場的關鍵因素,同時市場對其預測也存在分歧:
3月提前拍賣:年前部分地區開啟地方性儲備玉米投放,給予市場“提前拍賣”的暗示。同時,今年玉米產量及流通量均偏低,出于需求市場的考慮,拍賣提前的概率較大。中央一號文件也首次提出“頂線銷售”機制,因此市場預計3月或將開啟定向銷售,政策糧大批量全面拍賣或將在4月舉行,比去年提前一個多月。對于拍賣底價的預測是不會出現上調,甚至有調低的概率。
拍賣依舊5月進行:國家執行拍賣的目的是為了緩解玉米市場價格過高,而現階段基層糧價處于偏低水平,上漲的地區基本是低價區,并未造成用糧企業因高價而買不到糧的情況。若按照往年5月開啟拍賣,3-4月期間基層玉米價格將出現上漲行情,但漲幅不會太大。同時,預測2018年拍賣底價或將出現上調。
對于上述兩個有關是否提前拍賣的預估你更傾向于哪邊?
年后豆粕價格漲跌要看阿根廷“臉色”!
年后盡管大多數油廠尚未開機,但假期過來首日,國內大部分地區貿易商及開機油廠豆粕報價較年前大幅上調150-200元/噸。近兩日持續大漲余溫仍存,國內豆粕現貨進一步走高30-40元/噸。
引發國內豆粕現貨暴漲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大豆期連續上漲所致,目前已經漲至1040美分。阿根廷天氣威脅作為生長,多家機構對阿根廷產量預估下調至5000萬噸以下,同時美國農業預期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微降至9000萬英畝,亦支撐美豆盤面。
其實從國內影響角度出發,養殖終端產能偏低打壓需求端,并未給豆粕市場帶來利好。然,美豆的突發性暴漲導致我國豆粕這個“跟屁蟲”在年后來了個“開門紅”。
行情寶認為,本輪豆粕漲價持續時間不會太長,或到3月中下旬即將結束。年后下游企業都存在一定備貨需求,同時油廠開機率偏低,再加上南美天氣助力美豆期價走高等有利因素提振仍有上漲空間。但是全球大豆供應寬松格局已經確立,待終端集中備貨后,豆粕價格再度回落的可能性較大。
養殖戶是不是該備料了?
目前玉米價格仍處在穩中窄幅波動階段,前有政策控制、后有需求壓制,我們認為玉米價格上漲高度不會太大。未來臨儲拍賣是否提前以及拍賣底價是影響國內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需持續關注。建議養殖戶及用糧企若手中庫存偏低可逢低建立庫存,有庫存隨用隨買;基層有糧農戶及貿易商及時關注拍賣動向,該出手時就出手!
對于近期豆粕價格的暴漲我們依舊認為不宜過分追高,逢回調可適當補庫。值得注意的是,豆粕等原料價格的大幅調高或導致飼料價格提升,養殖戶可根據自身情況提前備貨。
來源:養豬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