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豬糧比價已經跌至6:1附近(盡管政府公布的豬糧比平衡點5.5:1仍有空間,但實際各地養殖成本的差異和環保成本的支出導致整個生豬養殖成本仍高于5.5:1),不少地區的養殖戶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效益虧損,這也是局部地區惜售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個別地區則出現了豬價略有反彈的現象。jci預計短期國內豬市下跌空間不大,隨著供需雙方之間角力仍在持續,豬價在市場底部將維持弱勢震蕩的局面。
今年的2月,我國生豬市場已經“結結實實”的感受到了超強/超長盈利周期背后急速擴張所帶來的供求失衡壓力,而且這還是在政府嚴格環保的大環境下。從目前來看,今年我國生豬規模化企業的生豬供應還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供求關系將從去年的偏激向偏松狀態過度,散戶以及專業育肥戶也將更大的挑戰,而規模化企業將走上拼成本、拼技術、拼產能的殘酷之路。
前不久,高科技產業紛紛開始宣揚要進駐養豬業,丁磊、馬云等大佬也開始與養殖行業巨頭合作,比如四川特驅等,他們這兩種毫不相干的行業有什么可合作的呢?人工智能養豬!
阿里在民用科技行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有專業的開發研究團隊,對阿里這樣的科技巨頭來講,插手其他行業的例子已經多不勝數了,因為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產業升級,升級的基礎之一就是高科技產品的應用,阿里在這方面無疑是最擅長的。
阿里和四川特驅這兩個行業的結合,絕對不是想在公眾面前冒個泡,制造輿論這么無聊。那么,身為現代養殖者的我們,就必須開始思考以后要發展的道路了!
高科技與養豬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1、即使沒有去過現代加工廠的人,也應該知道隨著生產線上高科技設備的引進,越來越智能化,人的作用基本上就是監管機器的運行狀態,使機器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可以了,因此導致一大批的員工失業。人工智能養豬上線以后,這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養豬業中。
2、高科技生產線的生產速度,有目共睹,盡管養豬不會是跟生產手機之類的東西一樣,但是,高科技設備完全可以把握每一只豬的情況,采取更優、更科學的方式進行飼養管理,那么在這樣的模式下,人工養豬還能追趕上智能養豬的生產速度嗎?
3、技術人才,是每個養殖場都急需的,某一養殖技術達人跳槽到其他養殖場,無疑會給原養殖場造成巨大損失,但當這些養殖技術及經驗輸入飼養管理云庫,一個技術人才的寶貴養殖經驗,也就隨之傳遍到各個人工智能養豬場中。又說回來了,阿里、四川特驅這樣的行業巨頭,你會舍得跳槽嗎?
4、龐大的養殖技術數據庫,可以通過設備,監測每一只豬,其實時動態又通過數據庫進行交流,一經出現異常數據,管理員只需點擊解決方案,即可處理。以后,一線不懂技術的員工,生存空間大大壓縮。這兩者之間可以碰撞出的火花數不勝數,諸位看官自行發揮想象吧!
你覺得不可能?我給你不敢正視的證據!
1、政策: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到要加強智慧農業科技研發,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到要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全面實現人工智能養豬還只是奢望嗎?
2、技術:阿里云et大腦已經在航空、交通、工業、環境、醫療等多個領域落地,并且效果可嘉。不知道啥是阿里云et大腦,趕緊上網查查,別到時候怎么被淘汰的都不知道!
3、企業穩定性:阿里這樣的行業巨頭,自然可靠性很高,不可能說倒就倒。至于他的合作伙伴,你可以不相信阿里,但你不能否認馬云賺錢的眼光!
還沒意識過來?那我就用現實敲醒你!
十幾年前,大多數人還生活在拿著拖把拖地、用臺式電扇消暑的時代。那時的你能想象到,現在家里有智能吸塵器機器人,空調可以根據人體體溫自行調節嗎?永遠不要小看科技的發展!
來源:規模化養殖技術達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