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藥品安全是人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之一。如今,不少食品藥品生產銷售早已進入“互聯網+”模式。可是因為缺少點對點、面對面的監督管理,讓網絡食品藥品市場存在不少監管盲點與漏洞,造成不小的安全隱患。隨著公眾在食品藥品方面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面對新挑戰、新要求,創新監管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強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是必然趨勢。
得益于互聯網與大數據的發展,全程留痕監管不再只是設想,各地已開始推進相關工作。單以食品監管為例,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就與某外賣平臺展開合作,突破以往線下食品監管的傳統模式,充分發揮網絡管理技術優勢,實現食品安全信息共享、生產銷售全方位監管,以及對違規商家更加便捷高效的查處取締,共同探索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以網管網”的社會共治新模式。公眾期待,未來“互聯網+”模式下的食藥監管,也許只需輕點鼠標就能輕松地查看到自己所購買的食品藥品生產、運輸、銷售的信息,真正做到“全程透明監管”,切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讓人更有安全感。
食品藥品直接關系著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食品藥品的安全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民生的題中之義。期待食品藥品監管越來越完善,讓公眾更有安全感。 (陳文杰)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