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日訊 (通訊員 李威 郭丹)
記者從江蘇檢驗檢疫部門獲悉,今年前兩月,泰州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脂10批次、8.91萬噸、貨值6902.02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0%、443.4%和435.9%,實現了逆勢激增。
食用植物油是人們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體所需的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據了解,泰州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的種類包括棕櫚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豆油等,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烏克蘭、加拿大等國家,其中棕櫚油、葵花籽油占據進口植物油脂總量的主要地位,總量接近80%。
2017年,隨著國外棕櫚油產量的恢復性增長,棕櫚油價格逐漸下跌,棕櫚油價格優勢顯現將刺激棕櫚油進口量增加。
與此同時,國內植物油市場去庫存基本結束,油脂企業正處于補庫存階段,造成棕櫚油進口量大幅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植物油743萬噸,同比上漲8%,2018年1月份,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為57萬噸,同比增加3.5%,國際油脂市場呈回暖趨勢,油脂貿易將進一步活躍。
為保障進口食用植物油安全,檢驗檢疫部門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流向可追溯機制,通過全方位、全覆蓋、全鏈條監管模式,對進口油脂的資料審查、登輪檢驗、取樣送檢等整個流程嚴密監管,不留死角。
據泰州檢驗檢疫局進口油脂檢驗鑒定人員李威介紹,進境植物油脂辦理報檢手續時需提供輸出國官方的植物檢疫證書以及符合我國衛生要求的油脂檢測報告,經現場檢驗檢疫和實驗室檢測,符合我國進口植物油脂衛生要求和植物檢疫要求才能入境。
據統計,2017年泰州口岸共發現品質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進口油脂2批,重量1.20萬噸,貨值816.08萬美元,不合格原因為進口精煉棕櫚液油色度超出合同要求。
在確保進口油脂安全的基礎上,檢驗檢疫部門將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剔除無效環節、減少流轉環節、優化缺陷環節,壓縮檢驗檢疫放行時長,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縮短企業外貿結算時間,加快油脂中轉流通速度。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