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訊 據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在山西29個市縣開展的主要食品供求及價格變動情況調查:元旦、春節期間,山西各地主要食品供應豐富,市場購銷兩旺,價格穩中有升。值得注意的是,鮮菜、水果等食品由于低溫天氣的影響,呈現較高的上漲勢頭,成為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兩節”期間山西市場食品供應情況
據調查,元旦春節期間,山西各地普遍針對節日消費的規律和特點,組織了大量米、面、油、煙酒、蔬菜、牛羊肉、豬肉、禽肉、干鮮瓜果等,豐富節日市場供應,食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結構合理,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如大同市沃爾瑪超市備貨大米、面粉各15噸以上,是平時儲備量的2倍左右;食用油約20噸,比平時儲備量提高70%左右;肉類、蔬菜節日期間天天供應,其中蔬菜每天保證供給在800公斤以上;陽泉市2018年“兩節”期間蔬菜儲備數量為150萬公斤,其中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130萬公斤,華龍超市20萬公斤。儲存品種包括白菜、土豆、蔥頭、蘿卜、蒜苔和芹菜六種,儲備時間從2017年12月1日起至2018年2月28日結束。財政補貼額為60萬元,陸續投放市場。
一些地方還開展了增加名、優、新、特商品儲備量和迎新促銷活動,據對晉城市鳳展購物廣場和福旺多超市調查,節日前期,市場增加了不少平時不曾多見的商品,尤其是鮮菜、鮮果類,品種齊全,各種盒裝飲食禮品和營養禮品琳瑯滿目,以滿足市民節日消費需求。糧油肉蛋、鮮菜、鮮果的儲備量都比平常增加,較去年儲備增加了20%左右。
從整體看,當前山西食品市場供應充足,雖然入冬以來氣溫偏低,但沒有出現大范圍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對總體供應影響不大。
“兩節”期間山西主要食品價格變動特點
(一)糧油類價格運行平穩
(二)鮮菜價格上漲幅度較大
(三)畜肉類價格以穩為主
(四)雞蛋價格小幅上漲
(五)奶制品價格基本穩定
(六)鮮瓜果品種豐富,價格穩中有升
影響價格變動的原因
(一)供求失衡。食品價格變動最根本取決于供求關系的變化。以雞蛋價格為例,2017年年初,全國部分地區發生禽流感,山西雖不屬于重疫區,但受消息傳播的影響,雞蛋市場也受到一定影響,雞蛋價格一路下滑,養殖戶虧損經營,大部分養殖場出售清欄,蛋雞數量大幅減少,等雞蛋價格上漲后,養殖戶補欄已晚,再加上進入冬季后,受低溫天氣影響,蛋雞產蛋率下降,供需不平衡,導致雞蛋價格上漲較明顯。
(二)低溫天氣及節日因素。一是季節性變化,反季蔬菜依靠大棚種植,生產成本有所提高;二是外來水果輸入性增長,運輸成本也相應增加;三是冬雪天氣候易導致蔬菜、水果凍傷減產,提高儲存成本;四是因為元旦春節等傳統佳節,人工成本上升且消費需求旺盛,推動了蔬菜、水果價格持續上漲。
(三)成本推動。成本上漲是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拉動力。一是人工成本上漲,由于人口結構的變化,近年來山西勞動用工成本逐年上漲,尤其是服務行業上漲較大。二是運輸成本不斷上漲,從2017年1月份—2018年1月份,山西92號汽油由6.49元/升上漲至6.94元/升,上漲7.7%,也就是說,一輛60l油箱的車,加滿一箱油需要多支出27元,這對經營者來說,無疑又加大了一定成本。油價上漲導致食品運輸成本所占比重進一步上升。三是生產成本上漲,以種植業為例,2017年山西化肥價格累計上漲4.9%,一定程度上拉動了蔬菜價格的上漲。
(四)運輸損耗率較高。由于蔬菜和水果的特殊屬性,例如含水量高、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等,對運輸效率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蔬菜和水果運輸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為主,蔬菜在運輸過程中損耗很大。據統計,果蔬等農副食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耗率在25%—30%左右,正是由于運輸損耗率較高,而這部分損耗最后由消費者承擔,從而大大提高了食品的價格。
來源:黃河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