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幾年前開始,農村便非常流行外出打工,盡管許多人通過打工掙了不少錢,但農村的經濟卻沒有得到發展,農村的“空心化”現象非常嚴重。從最近兩年開始,城市的工作機會減少,農民工開始大規模返鄉,國家也鼓勵農民在農村發展當地優勢產業,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
在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產業,很多農民都依靠種植業和養殖業養家糊口。從2016年以來,國家鼓勵農村發展養殖業,并且為發展養殖業的農民提供養殖補貼,然而不是所有農民都可以養殖,也不是所有農民都在國家的扶持范圍內。根據政策規定,農村4類人被“禁止養殖”,第一類人每村都有。
2018年后,農村4類人將“禁止養殖”,第一類人村村都有
第一類:散養農戶
在農村,80%的農民進行養殖都是進行散養,雖說國家鼓勵農村發展養殖業,但是國家要求的是規模養殖,對于不符合規定的散養農戶會進行打壓。規模養殖的農戶往往能夠遵守國家規定,不會對環境造成重大污染,而散養的農戶往往不符合規定,沒有防疫、防污染的意識,很容易對當地環境造成重大破壞,所以國家會對這部分違規養殖戶進行打壓。
2018年后,農村4類人將“禁止養殖”,第一類人村村都有
第二類:造成環境污染的
養殖業最容易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所以國家對于養殖業的要求也非常多,其中重要一條就是環境污染的問題,國家嚴厲打壓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個人養殖戶以及規模養殖戶。一旦發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輕則罰款,重則取締養殖資格。
第三類:違規養殖的
根據國家規定,發展養殖業都需要取得一定的資質和證件,并且通過相關部門的檢驗。比如說要通過檢疫部門的檢驗,養殖業很容易造成細菌、病毒的傳播,如果檢疫不符合規定的,并且還違規經營的肯定是要取消相關資格的。還有一些違規注射激素養殖的,這也是國家重點打擊的,一旦發現違規養殖,不符合相關標準,也將會取消養殖資格,嚴重還會罰款。
2018年后,農村4類人將“禁止養殖”,第一類人村村都有
第四類:禁養區內的
根據新農村發展建設要求,我國每個地方都會在某些地方劃定禁養區,禁止農民在該區域進行養殖。否則就會被罰款,所以說在禁養區內,是不能養殖的。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