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新加坡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網站發布消息,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人們平均每個星期可以攝入大約5克塑料,相當于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近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公布了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托所做的《凈塑自然》(no plastic in nature)研究報告,指出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5克塑料微粒,年攝入量超過250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員通過整合數據發現,塑料微粒已經污染了人類消耗的空氣、食物和水。全球塑料微粒攝入最大的來源是瓶裝水和自來水。在所研究的食品中,貝類、啤酒和鹽中的塑料含量最高。因為牛奶、大米、小麥、玉米、面包、意大利面和油等主食的微量塑料污染還有待研究,所以塑料微粒的影響可能被低估了。目前攝取塑料微粒會造成什么樣的健康影響仍屬未知,但這些塑料微粒可能會釋出有毒物質,有些小到可以滲透人體組織,引發免疫反應。
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政府對散播到環境和食物鏈中的塑料微粒實施措施不足,解決塑料污染危機需要全球的努力。
來源:食品伙伴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