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農村投資支持基金(rise)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歐洲的畜牧業已經超越了溫室氣體排放、養分流動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的安全界限,行業亟須縮減規模。
全球人口和收入的增長使得人們對肉類產品的需求超出了地球的供應能力,因此本世紀畜牧業者面臨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報告的共同作者allan buckwell教授表示,他支持綠色和平組織“2050年將肉類和乳制品產量減半”的這一建議,而且他劍指的也正是歐盟政策制定的核心。
歐盟前環境專員janez potocnik說:“除非政策制定者正視這一點,否則畜牧業者將為他們的不作為付出代價。保持現狀不利于畜牧業的發展。”
該項研究呼吁歐盟委員會緊急啟動調查,擬定抑制對健康、氣候或環境有害的畜產品的措施——包括稅收和補貼。
畜禽在全球的用地面積最廣,并且還在快速增長。全球卻有近80%的農業用地用于放牧和動物飼料,但肉類卻僅僅提供18%的卡路里。rise的研究表明,歐洲人的肉類食用量已經是國家飲食管理部門建議的兩倍還多,遠超出環境所能承載的限度。因此,到2050年,畜牧業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調整,以重獲平衡,這其中包括削減74%溫室氣體排放和60%的氮肥用量。
buckwell說:“在此之前,政策制定者、農民和整個社會將面臨不舒心的選擇。我們指的是少吃肉,減少肉的用量,轉向彈性素食主義的飲食……” buckwell補充稱,“這種轉變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需要政府強烈呼吁。政策議案必須包括抑制對公眾健康和環境有害的畜產品消費的措施。”
buckwell呼吁對有害環境的畜牧業實踐征收針對性的稅款,為低收入消費者提供肉類補貼,并重新調整資助制度,為從事鄉村景觀管理和動物福利工作的農民提供建議、培訓和工作機會。希望消費者最終會為在安全條件下生產的高質量肉類支付更高的價格。
此前,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cap)改革遭到了人們強烈的譴責,因改革對采取可持續糧食體系的呼聲不予理會。
歐盟農業專員 phil hogan針對報告的發布公布了一段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他也希望畜牧行業變得“更智慧、更環保、更清潔,而且迅速實現行業轉變”。然而他“提高農場效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的說法遭到歐洲鳥類協會政策主管ariel brunner的抨擊。brunner認為,除非考慮到更廣泛的能源和營養問題,否則,從狹義上講,可持續發展的農場往往效率較低。
實現可持續的最大障礙之一是歐洲農民本身,因為他們今年仍在遭受干旱帶來的打擊。
愛爾蘭農民協會秘書長liam machale表示,農民最易受到環保主義者的抨擊。liam machale警告報告的作者說:“不要只把我們的行業單獨挑出來說,關注一下溫室氣體排放量,看看農業是罪魁禍首嗎?了解一下運輸部門的消費者行為就知道了。航空公司沒有被關閉,但畜牧業卻可能被淘汰。”
buckwell表示,他預計畜牧業的規模將會縮減40%-50%。“我們必須將消費量削減議案左右,這樣才能實現安全的操作空間,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重大變化。”
來源:國際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