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日發布風險警告,新西蘭部分海域受檢貝類樣本毒素含量超出0.8mg/kg的安全限量,存在食用風險。
受影響的貝類包括貽貝、牡蠣、雙殼貝、三角斧蛤、雙帶蛤蜊、鳥蛤、扇貝、貓眼、小海膽以及所有其它的雙殼貝類。
海關總署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或食用進口新西蘭貝類時須警惕食物中毒風險,如果已經食用了被污染貝類,須留意是否出現了食物中毒癥狀。
據了解,食用了被污染海鮮的人有可能會出現海鮮中毒,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中、上腹持續性或陣發性絞痛,腹瀉,惡心嘔吐,并可伴有發熱、畏寒、乏力、脫水,嚴重的會出現休克。
海鮮中毒一般是由于海鮮不新鮮,不干凈或處理加工不合適及本身對海鮮過敏等引起的。海鮮中毒潛伏期是一周,無法通過抽血化驗驗明,出現癥狀對癥處理,嚴重情況則須洗胃。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