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貿易商稱,截止5月4日一周,印度大米出口價格上漲,從上周創下的四個半月低點處反彈,其中破碎率5%蒸谷米報價為每噸412-416美元,比一周前上漲3美元,因為非洲買家的需求改善。一位出口商稱,印度大米目前比泰國和越南供應更有競爭力。印度盧比走軟,已經使得出口商近幾周降低報價。印度成為全球最優競爭力大米出口國。截至3月31日的2017/18年度里,印度大米出口達到創紀錄的1270萬噸,同比增加18%,因為孟加拉、貝寧和斯里蘭卡對非巴斯馬蒂大米的需求強勁。作為對比,2017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商,其中官方統計為進口量為400萬噸,考慮中越邊境的非統計部分,數量遠遠超過這一水平,中國由傳統的大米出口國,傳統的農產品出口國轉變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印度的人口為13.26億人(2016年) ,是世界上僅次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作為對比,我們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不僅進口全世界大豆產量的近1/3,大量大米、小麥、高粱、大麥等谷類作物。中印對比,歷史對比,我們的農業政策,國家對農民和農村政策應盡快修正,推動中國農業健康發展,為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提供基本物質基礎。
問題的根本在于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的養老體制中農民依靠少量的土地養老,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導致農村土地無法有效流轉實現的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和社會化,導致中國農業生產力相對落后。盡快大幅度提高老年農民的退休金水平,實現農村70以上的老年的農民享有當地城市居民平均水平的養老金水平,支持老年的農民的流轉,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
作者:馬文峰;來源:艾格農業
來源:艾格農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