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日電 據日媒報道,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班的調查結果獲悉,該機構在近半數日本國產及進口雞肉中,檢測到會使抗菌藥物無法發揮藥性的耐藥菌。盡管健康人群食用不會產生影響,但該類細菌一旦進入免疫力下降的病人和高齡人群體內并感染,其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或將變難。
據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班在食用肉檢查所等,調查了約550個被檢體,發現有49%的被檢體含耐藥菌。據悉,為促家畜成長,飼養過程中,有時雞會被投喂混入抗菌藥物的飼料,而雞腸內部分細菌或因此增加。
據悉,這些耐藥菌對廣泛用于肺炎等感染癥“第三代頭孢菌素”幾乎耐受。日本國內醫院有患者體內查出該類細菌的病例增加,或成為院內感染的原因。
2015年度至2017年度,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班對日本國內3家食用肉檢查所的雞肉、從5個國家進口的雞肉,調查了其是否含耐藥菌。結果發現,整體的49%含“esbl產生菌”和“ampc產生菌”等耐藥菌。其中,日本國產雞肉的占比為59%,進口雞肉為34%。日本國內抗菌藥物的種類及使用量不存在明顯差異,可能全國呈現相同傾向。
盡管過去日本也曾出現雞肉內檢查出耐藥菌的先例,但研究班成員之一、群馬大學教授富田治芳指出,“半數這個比例很高”。他呼吁,無論家畜或人“都應控制使用不必要的抗菌藥物”。
由雞肉零售商等組成的日本食鳥協會評論稱,“今后將依據國家的方針積極采取措施,減少耐藥菌。”此外該協會還呼吁,不僅針對耐藥菌,為防止食物中毒,要在食用前充分加熱。
據報道,此次調查不包括牛肉和豬肉。因家畜的耐藥菌引發感染癥的問題,在醫療第一線已成為大問題。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