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期間,成都市食藥監全系統強化風險隱患排查,加大監管執法打擊力度,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春節大假期間未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確保了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1月26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推出“舌尖安全 層層守護”專題,對成都市民采購農產品中,索證索票、抽檢公示、百姓現場送檢等方式,給予重點報道。鏡頭更多的是對準普通老百姓和食藥監管工作者。
成都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為落實食藥安全戰略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以完善體制機制為途徑深入落實食藥監管責任,以生產經營規范化為目的促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以監管現代化為手段全面提升食藥安全監管能力,推進“智慧監管”模式,共建共享為目標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已在形成。2017年共完成各類食品抽檢6.5萬批次,不合格食品處置率100%。受理投訴舉報24325件,發放舉報獎勵1605件171.79萬元。全年共立案4583件,罰沒6700余萬元,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組織實施科普講座和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等科普活動2400余次,卓有成效的創新監管,使廣大群眾的安全消費意識顯著增強。
近日,成都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監管全系統將努力作為,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省市黨代會精神和 “四個最嚴”要求,圍繞“牢牢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目標,不斷推進食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強的食藥安全支撐。
堅持政府主導、高位推動,聯創聯動,推進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探索形成一條可復制、具有操作性的“智慧食安”成都路徑。穩步推進第二批省級食品安全創建工作,組織力量對各地創建工作進行測評,加強創建城市宣傳,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確保通過國家食品示范城市創建驗收。
深化完善智慧治理工作機制,推進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中心(成都)建設,大力推廣食品溯源電商平臺和移動監管系統。繼續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以豬肉、蔬菜為重點,在屠宰和批發、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和團體消費、餐飲環節全面推進食品溯源管理。
完善責任體系,建立全程監管及信息共享機制,強化部門聯動配合。落實網格監管,推進檢測能力提升項目。推進基層食藥監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堅持標本兼治,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并重,開展食藥風險研判,強化對互聯網銷售食品等新業態的監管。深入開展專項治理,進一步完善跨部門、跨區域銜接協調聯動機制,堅持重典治亂,保持高壓態勢,綜合治理和嚴懲重處常態化。
完善食藥安全信息發布制度,拓展投訴舉報渠道,加強媒體交流合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和專家智囊團作用,積極營造齊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會監督和輿論環境。
助推食藥產業提檔升級,堅持監管與服務并舉,執法與指導并重,發揮檢驗檢測等優勢,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研究新經濟、新業態,有針對性地做好政策扶持和服務,助推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來源:中國食品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