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超市近日被爆出販賣“注水肉”丑聞。當地兩名肉類專家指出,超市中販賣的豬肉火腿中,至少有一半的重量來自于暗藏在肉里的鹵水。雖然在制作豬肉火腿的過程中,需要將其放在含有膠質物與淀粉的鹵水中腌制48小時,并保證含水量達10%左右,但這些劣質火腿的含水量竟高達50%,遠超出合格產品的標準。另外,優質的火腿呈現煙熏色,切開是則呈鮮嫩的粉紅色,觸感較硬,而劣質火腿觸感柔軟且不耐保存。他們懷疑這種違規做法多是進口商所為,以增加火腿重量,賺取更多的利潤。然而,據網友爆料,即使是澳洲當地的肉類似乎也有“注水”嫌疑。
注水肉是人為加了水以夸大重量增加牟利的生肉,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常見的一種劣質產品。現在也用來泛指有夸大成分的事物。主要見于豬肉和牛肉。可以通過屠宰前一定時間給動物灌水,或者屠宰后向肉內注水制成。注水可達凈重量的15-20%。注水肉顏色一般比正常肉淺,表面不粘,放置后有相當的淺紅色血水流出。
據此,江蘇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醒相關肉類出口企業:要時刻關注澳大利亞此次發現“注水肉”略知火腿的最新調查結果,嚴把自身出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不可造假售價,在規格、生產、加工、包裝、保存等要求和相關技術方面符合澳方相應標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