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11月28日發布了長期農業預測年度報告的一些數據,完整報告將在2018年2月份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8種主要作物(不包括陸地棉和小麥)的播種面積以及休耕面積(crp)將達到2.776億英畝,比上年的2.758億英畝增加180萬英畝。在2019年到2027年期間,播種面積和休耕面積將穩定在2.76億到2.78億英畝之間,略低于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2.8億英畝。
2018年美國大麥播種面積預計增加51.9萬英畝,達到300萬英畝。高粱播種面積預計增加99.1萬英畝,達到670萬英畝。稻米播種面積預計增加41.3萬英畝,達到290萬英畝。燕麥播種面積預計增加31.2萬英畝,達到290萬英畝。休耕面積預計略微增加,但是仍低于國會制定的上限2400萬英畝。
2018年美國大豆和玉米(1708, -8.00, -0.47%)播種面積預計均將達到9100萬英畝,分別比上年增加79.3萬英畝和57.1萬英畝。如果該預測成為現實,大豆播種面積將會創下新的歷史紀錄。2018年美國小麥播種面積將連續第四年下滑,預計為4500萬英畝,比上年減少100萬英畝,創下美國1919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年總體的作物播種面積將會小幅增加,但是最大的看點是,從2019年起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會超過玉米,而且一直延續到2027年。2018年大豆播種面積預計為9100萬英畝,比2017年增加79.3萬英畝或1%。2018年玉米播種面積預計為9100萬英畝,比2017年增加57.1萬英畝或1%。但是到2019年,大豆播種面積預計達到9100萬英畝,而玉米播種面積預計為9000萬英畝。如果預測成為現實,這將是大豆播種面積首次在市場因素驅動下超過玉米面積。
大豆播種面積繼續增長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例如中國對大豆、豆油(6020, -16.00, -0.27%)和豆粕的需求強勁。目前美國是全球頭號大豆生產國,巴西緊隨其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總產量比美國高出近20億蒲式耳。中國對北美和南美大豆的需求已經推動大豆播種面積快速增加。受這些市場信號的鼓舞,自1990年以來美國大豆產量已經提高了130%。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增幅更大,分別提高了579%和396%。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預測證實,美國農戶將會繼續滿足中國的需求,2019年大豆將會成為播種面積最大的農田作物。
不過在農戶做出最終決定播種之前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改善將會提振谷物和油籽需求,造成庫存低于預期,推動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將會造成農戶轉播更具經濟效益的作物。黑天鵝事件也可能擾亂谷物市場,改變農戶播種決定,其中包括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出口的玉米有30%裝運到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而大豆的比例為7%)、消費步伐放慢、南美天氣條件良好以及美元匯率走強。這些因素對評估2018年播種決定以及2017年作物銷售至關重要。
來源:鋼聯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