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報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糧食安全狀況日趨嚴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17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聯合國糧農組織11月16日發表的《2017年非洲糧食安全和營養區域概覽》顯示,受沖突和氣候變化因素影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糧食不足人數出現增加態勢。報告估計,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非洲長期食物不足發生率從20.8%上升至22.7%,食物不足人數從2億增至2.24億,占到2016年全球8.15億食物不足人口的25%。
報告指出,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消除饑餓方面取得良好進展,食物不足發生率從29.1%下降到20.6%。然而,在2015年和2016年間,本地區消除饑餓工作出現停滯不前現象。許多國家的情況出現惡化。沖突和不利氣候條件越來越成為影響該地區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受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連續干旱、導致歉收和牲畜死亡的情況日益嚴重。
報告指出,盡管過去數十年來戰爭發生的頻率有所下降,但暴力沖突和與沖突有關的死亡人數近年來有激增趨勢。全球三分之一的嚴重暴力沖突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19個受沖突影響而陷入長期危機的國家中,有13個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報告指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6年大多數食物不足人口生活在受沖突影響的國家。受沖突影響國家的食物不足發生率是不受沖突影響國家的兩倍,而且這些國家的食品供給狀況普遍較差。
報告表示,在2016年全球營養不足的8.15億人口中,大多數或4.89億人生活在陷入沖突、暴力和脆弱境地的國家。糧農組織的報告確定了支持糧食安全和生計的一系列途徑,這些支持亦將有助于加強抵御沖突的能力,并促進持久和平。
報告指出,鑒于該地區沖突的復雜性以及可能會因氣候變化而變得更加復雜的沖突和糧食不安全之間的聯系,作為更廣泛的多部門干預措施的組成部分,糧食安全和營養相關干預措施在沖突前、沖突中和沖突后的實施可能會對該地區的和平以及糧食安全形勢產生持續的影響。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