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6周中國豆粕市場周報
一、市場概述
2017年第26周(6月26月-30日)美豆合約呈現反彈局勢,細分來看,前四天主要對上周大跌進行修復,直到周五晚上,受到種植報告和美庫存報告的刺激大幅上漲。目前,8月大豆合約收高26.25美分,報每蒲式耳947美分,交投最活躍的11月大豆合約收高30美分,報每蒲式耳954.75美元。
本周國內大連豆粕走勢相對平穩,現貨多穩,局部窄幅波動,均價小幅上漲。周內工廠開機率持續回升,同時提貨速度較慢,工廠壓力不減。截至本周五,連粕1709報收于2655元/噸,較上周2645元/噸上漲10元/噸。豆粕現貨本周五報收于2717元/噸,較上周的2714元/噸,漲3元/噸。具體分析如下:
根據本網統計數據看出,截止本周五,各地現貨主流報價較上周基本持穩,局部漲跌幅度在10-20以內,其中,43%蛋白主流港口價格區間在2650-2740元/噸。
二、豆粕市場分析
1、豆粕期貨、現貨行情
本周,豆粕期貨小幅上漲,現貨均價跟隨。其中連粕環比上周上漲10元/噸,豆粕現貨本周五報于2715元/噸,較上周五上漲3元/噸。
2、現貨成交
本周,豆粕現貨成交整體一般,當前貿易商賭單成交,油廠主要執行前期合同,提貨速度緩慢。國內豆粕現貨日成交量在11.6萬噸。
上游供應方面
1、油廠
周內,油廠壓榨量及開機率雖有小幅調低,但仍處較高水平。由于豆粕現貨價格持續低迷,下游企業提貨積極性不高,導致大量庫存積壓在油廠。特別是臨近月底,油廠更是采取催促貿易商提貨的方法,來減少庫存量。
2、港口大豆庫存
截止6月30日,國內主要港口的大豆庫存量約在732.3萬噸,去年同期庫存為698.3萬噸,五年平均652萬噸,本月累計到港625萬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月大豆進口量959萬噸,同比大增25%;5月進口量較4月進口的802萬噸增長19.6%。這是大豆進口連續第五個月增長,且每個月均達到同期最高水平。5-8月通常是中國大豆進口活躍期。
3、外圍影響因素:
1、美國農業部將今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估從3月時的8,948.2萬英畝上調至8,951.3萬英畝,低于行業預估均值8,975萬英畝,但仍為紀錄最高水準。雖然比預估要略低,但還是維持了3月份的水平,說明美豆新作的產量壓力依舊巨大。
2、美國農業部報告,截至6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為9.63億蒲式耳,低于行業預估均值。預估值為9.81億蒲式耳,預估區間為8.72-11.19億蒲式耳。截至2016年6月1日為8.72億蒲式耳。美大豆庫存略低于預估,小幅利多。
3、美國農業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稱,截至6月25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66%,低于預估值68%,之前一周為67%,上年同期為72%。大豆生產優良率低于預估支撐美豆價格。
4、本周包括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等多家央行意外發表鷹派言論,讓投資者意識到,將有越來越多的央行跟隨美聯儲加入加息的陣營,受此影響,周四美元指數下挫至年內低位。路透甚至分析稱,本周的走勢可能標志著美元自1970年代以來的第三波大漲周期已提前結束。
5、美國原油產量減少和鉆井數下滑兩大意外利好為本周油市帶來了強勁支撐,同時美元再遭重挫更是加大了油價的上行動能。此外,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五(6月30日)發布最新月報顯示,4月美國汽油需求較上年同期增長0.4%,助推原油總需求攀升,支撐油價上行。
4、下游需求
六月以來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強降雨讓養殖戶挺價的效果發揮到極致,持續下跌了四個多月的豬價成功走出了一波上漲。但漲勢略顯不足。在近一周左右的時間,國內出欄均價從13.63元/公斤上漲到13.85元/公斤,相對幅度較小。預計今后一段時間,豬價仍有一定上漲空間,但由于基礎不穩,價格或頻繁震蕩。隨著高溫氣候持續,肉類需求將進一步下降,生豬養殖大幅補欄情況或不多見。
而近期豆-菜粕價差的持續低位,使得豆粕部分替代菜粕,用于水產飼料生產。5-9月是水產養殖旺季,但華南及長江中下游等水產重要區域,時有強降雨的天氣,威脅水產飼料投喂量。綜合來看,終端需求拉漲豆粕可能性較低。
三,最后展望
6月30日美國農業部報告將實際種植面積調低了,市場利多。7月1日部分地區壓榨企業和貿易商調高了出廠價格,但部分地區出廠價維持不變。由于目前國內大豆爆倉,壓榨企業庫存壓力很大,而養殖需求拉漲豆粕可能性較低,所以國內豆粕現貨利空風險依舊沒有解除。如果美豆主產區天氣狀況依舊良好下,則這次報告帶來的利多,對國內現貨市場的影響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后期關注重點依舊是美國主產區天氣。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