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最大的明蝦養殖商seafarms集團(asx:sfg)準備在北領地投建10萬噸級巨型明蝦養殖場,這項少有的大型綠地食品投資項目受到國際投資界矚目。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seafarms集團的“海龍”項目擬定總開發面積為1萬公頃,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明蝦水產養殖場之一。按規劃,整個項目將在7年時間內分五期建設完成,年產量最終達到10萬噸,主要送往本地和亞洲市場。
目前全澳水產明蝦總年產量僅為5萬噸,海龍項目(project sea dragon)在提升產業規模上的作用受到官方重視,成功獲得北領地、西澳和聯邦政府授予的重大項目資質。
seafarms于周三告知市場,預計今年二月份可完成和北領地政府關于《項目開發協議》的商談。
與此同時,“海龍”項目融資獲得積極反饋。公司已聘請總部位于紐約的lazard公司擔任財務顧問,協助融資談判,可能會向美國資本市場尋求投資。“美國市場對海龍項目這樣的新興食品項目接受度高,公司在圣誕節前進行的投資交流會反響良好”。
另據公告,對項目啟動有重要指示意義的試點蝦場2016年產量再攀高峰。昆州cardwell養殖場去年養殖場明蝦產量達1758噸,較三年前增長183%。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seafarms主要養殖個頭較大產于澳洲的黑虎蝦,品質優于常見的南美白對蝦。cardwell養殖場自2014年開始生產黑虎蝦,為“海龍”項目提供實踐參考。自2014年以來,其黑虎蝦總產量增長150%,采收率(噸/公頃)增長約51%,養殖天數縮減5%。“各項關鍵指標遠優于海龍項目融資可行性報告的假設水平。”
市場對于上述消息作出積極回應,該股周三勁漲10%,報0.088澳元,成交量約322萬股。
1月6日,澳農業部宣布禁止任何生鮮明蝦進口,以控制和防范白斑病疫情。seafarms集團強調,自己的養殖場不曾受到布里斯班南部爆發白斑病疫情的影響。
seafarm目前在昆州擁有水產業務,每年養殖加工并分銷明蝦近1500噸,名下的crystal bay品牌在全澳主要零售店有售,并在亞洲和歐洲市場有一定知名度。明蝦具有較高營養價值,是全球貿易量最大的海鮮產品之一。seafarms預計,發展中國家中產階級崛起將刺激明蝦貿易,中國的消費需求增長最為顯著。
根據可行性報告,海龍項目前兩期總資本支出需要4.2億美元,可產明蝦2.9萬噸(最終目標年產量是16.2萬噸)。按每公斤13美元計算,前兩期帶來的總收入約為3.79億美元。
澳華財經在線先前報道,去年8月seafarms成功完成1000萬澳元的配股籌資計劃,用于推進海龍項目二期開發。當時項目支出額已達6000萬澳元。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