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報道:10月以來,美豆豐產壓力逐步釋放,且南美天氣面臨不確定性、美國和中國消費進入旺季,美豆價格振蕩走高。近期天氣預報顯示南美天氣有所改善,明年一季度南美大豆產量趨于明朗,且彼時消費處于淡季,美豆市場承壓,后期需警惕調整風險。
元旦前美豆偏強運行
每年10月的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公布后,美豆產量就基本定調了,后期繼續調整的空間有限。10月以來,美豆豐產和收獲壓力逐步釋放,市場已經充分消化了這一利空,但由于南美大豆開始播種,市場對南美天氣的擔憂上升,尤其是今年還是弱拉尼娜年份,其對價格有向上的推動力。
此外,今年南美貨幣與去年相比相對強勢,出口優勢下降,農戶存在惜售情緒。截至11月底,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銷售進度只有36%,遠落后于去年53%及五年平均48%的水平。市場將采購目標放在美國,美豆出口異常火熱,頻頻爆出超預期的出口數據。截至12月1日,美豆已經出口加簽約銷售進度達到78%,遠快于去年的65%,也快于五年平均78%,這也對美豆價格產生了向上的驅動力。
目前,國內油廠壓榨利潤豐厚,進口壓榨積極性高漲,也給豆價帶來支撐。
巴西大豆可能提前上市
南美大豆播種已進入尾聲,截至12月6日,巴西大豆播種完成90%,快于去年的88%和五年均值的85%。其中,兩大主產州馬托格羅索州和帕拉納州都已經完成播種。從天氣預報的情況來看,除了南部南馬托格羅索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稍顯干旱外,其他主產州的天氣都比較理想。在此環境下,巴西大豆整體漲勢良好。產量最大的馬托格羅索州,2016/2017年度大豆產量預計提高9.6%,創下3040萬噸的新高,單產有望達到創紀錄的47蒲式耳/英畝。該州的早熟大豆在圣誕節前后就可以收獲,到明年1月底就可以收割完成25%,遠快于正常年份的10%。只要明年1月沒有過多降雨影響收割,巴西大豆就會提前上市,進而和美國大豆形成競爭。
國內消費提前透支
由于前期進口大豆推遲到港,國內油廠開機率不高,多數油廠庫存緊張,只能憑前期合同提貨且限量供應,進而造成豆粕供應偏緊。部分地區的油廠受環保政策限制而停機,加劇了供應緊張程度。上述因素提振下,近月豆粕合約價格節節攀升,市場采購情緒升溫,主流油廠豆粕成交量和未執行合同量持續增加。截至第50周,豆粕未執行合同量達到542萬噸,同比增長68%。
不過,目前終端消費并未明顯改善,生豬存欄量仍處于較低水平,而且受限于環保因素難以快速增長。下游銷售好轉更多是階段性供需錯配,而由供需錯配引發的補庫行為,只是把貨物從油廠轉移到飼料企業和貿易商手中,真正的消費增量有限。國內有提前透支消費的風險。
近期,大豆到港量增加,油廠開機率有所提高,連續4周的壓榨量保持在180萬噸以上。照此速度,豆粕庫存緊張局面將在明年一季度得到緩解。
綜上所述,美豆豐產利空基本被消化,在南美天氣升水以及季節性消費旺季到來的提振下,美豆成功站上10美元/蒲式耳關口,并且元旦前仍將延續高位振蕩模式。巴西大豆預計提前上市,而國內消費并未明顯改善,明年一季度,美豆面臨調整風險,投資者需要保持警惕。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