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消息,歐洲議會同意,兩年內將增加7萬噸免稅進口的突尼斯初榨橄欖油,以改善其經濟狀況。但意大利橄欖農認為,這徒增混淆油品產地的風險,而對突尼斯幫助有限。
根據1995年的協議,突尼斯每年可以向歐盟免稅出口5萬6700噸的初榨橄欖油。歐洲議會10日表決,2016和2017年每年將增加3萬5000噸的免稅額。
突尼斯是阿拉伯之春后,轉型比較順利的國家。但去年遭受恐怖攻擊后,旅游業一落千丈,歐盟認為增加免稅配額,有助于提振當地經濟并穩住政治局勢。
然而,意大利橄欖農并不認同歐盟的說詞。農牧協會會長孟卡佛(roberto moncalvo)說,這是在傷害意大利制造,增加食品詐欺的風險。
曾擔任意大利農業部長的歐洲議員德卡斯特羅(paolo de castro)也說,歐盟的措施無法幫助突尼斯,只是增加用其他地區的橄欖油混充為意大利制造的機會。
貼上意大利標簽在市場上通常可賣出較好的價格,但一些掛著意大利品牌的橄欖油瓶子里,未必裝著來自意大利的橄欖油。而知名大廠carapelli和bertolli雖然起源地在意大利,但已經易主由西班牙公司經營。
根據規定,采收和壓榨都在意大利完成,才可以掛上意大利制造;西班牙、希臘等歐盟產地的橄欖油在意大利裝瓶,必須標示為“歐盟產品”;若用上了突尼斯橄欖油,則是“非歐盟產品”。
若有原產地名稱保護(dop)或地理保護指標(igp),則橄欖的栽種和制造都必須在特定的產區內。例如托斯卡納地理保護指標(toscano igp)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完全在托斯卡納依照一定的制程規范,并經過檢驗后,才可以貼上標簽。
意大利平均每年生產約40萬公噸的橄欖油,但消費了60萬噸,而且還要大量出口。因此進口是必要,但必須清楚標示,以免魚目混珠。
部分投機的廠商以其他產地的橄欖油混充,或是將次級的初榨橄欖油貼上特級初榨的標簽,讓誠實的廠商面對不公平競爭,并傷害消費者利益。
意大利農業部長馬提納(maurizio martina)反對增加免稅進口配額,但也指出,意大利橄欖油有最嚴格的管理措施,而且將強港口抽查。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