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道瓊斯消息,印度正在計劃向全球市場拋售大量食糖,貿易商表示這一爭議性舉動將使全球食糖市場風起云涌,而這一市場已經面臨著供過于求。
印度連續5年豐收導致巨大的糖庫存。該國的糖廠已經堆滿了糖,由于進口限制和政府支持,他們緩慢銷售糖等待一個更高的價格。
為了維護政府在蔗農中的影響力,新德里要求糖廠向國際市場銷售至少400萬噸食糖。
如果這么多食糖外銷將使全球糖價繼續下滑15%,而糖價已經跌至7年低點,貿易商表示。
糖價下滑對消費者和食品飲料企業而言是好消息,而對巴西和泰國而言是壞消息。
“印度出口量增加可能意味著其他生產國會有麻煩,”adm投資服務公司分析師david sadler表示。
印度是僅次于巴西的全球第二大食糖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由于國內需要強勁和政府控制印度出口量很少。從歷史上看,印度通常每年僅出口約100萬噸食糖。
印度可能涌向全球市場的400萬噸食糖,占去年全球食糖貿易總量5000萬噸的8%。
印度政府推動糖廠向國際市場銷售食糖,并用所得資金來清除他們欠農民甘蔗的巨額債務。新德里政府為糖廠出口食糖按噸提供補貼。同時他們也給糖廠最后通牒稱糖廠9月底前必須達到出口400萬噸的目標。該國的食品和公告分配部建議如果糖廠未能完成目標并且沒有具體說明,那么他們將會受到懲罰。
許多政府利用補貼和價格管制保護他們的蔗農,支撐糖價。由于不擔心需求,蔗農生產了超出他們國家甚至全球需要的食糖。
全球食糖精煉商呼吁取消所有的糖補貼,贊成自由市場。代表全球大多數最大出口國利益的組織-全球糖業聯盟表示將在下周內羅畢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會議上發對進行補貼。
“印度政府每次發表一個聲明,全球糖價都會下跌,”關于干擾糖市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食糖公司總裁greg beashel表示。“這些看似無害的聲明導致全球糖價下跌,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市場可以被操縱。”
巴西和泰國貨幣走軟及政府措施提振糖產量和出口,中國和印尼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進口量減少。據美國農業部,全球甜味劑庫存預計約4000萬噸。
泰國政府通過補貼農民來控制國內食糖產量和分布,每年補貼額超過10億美元,但是要求糖出口量多達產量的80%。巴西通過貸款項目花費超過25億美元支撐食糖生產。
印度政府保證蔗農的最低收購價格。然而,糖廠不得不按照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人為高價采購甘蔗,由于庫存高企,他們正減少采購。政府希望如果能夠通過出口消化過剩庫存,糖廠將重新開始采購。印度食糖庫存已經攀升至960萬噸。
“我們的想法是清除印度全部剩余糖,” sucden印度地區主管yatin wadhwana表示。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