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從上世紀60年代起悄然出沒于東亞和東南亞的香蕉枯萎病如今正在全球大施淫威。從2013年以來,這種致命真菌橫掃各大洲,南亞、中東、非洲和澳大利亞的作物紛紛遭殃。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1月30日報道,顯然,遏制這種被稱為“巴拿馬病”的作物頑癥擴散的戰略并未奏效。由于這種真菌無法被殺死,它登陸拉丁美洲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全世界3/5的出口香蕉是在拉丁美洲種植的。換句話說,這種標志性的黃色水果命不久矣。
報道稱,有關香蕉厄運的最新壞消息來自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病原體》雜志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報告作者之一、荷蘭瓦赫寧恩大學與研究中心的香蕉專家赫特·克馬稱,研究團隊分析了在不同受害地區發現的真菌的基因組成,證實罪魁禍首是一種被稱為“黃葉病熱帶第4型”的單一克隆體巴拿馬病。
克馬告訴記者:“我們知道(熱帶第4型)起源于印度尼西亞并四處擴散,很可能最先進入了臺灣,然后是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其他地方。”他說,這種致命真菌現在已經蔓延到了巴基斯坦、黎巴嫩、約旦、阿曼、莫桑比克及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
報道稱,盡管他們的研究成果不過是證明了許多香蕉科學家曾有的懷疑。但這項研究凸顯了我們對于如何消滅這種真菌是多么一無所知,以及迄今為止的檢疫努力是怎樣形同虛設。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你應該立即開始大吃香蕉?并不盡然。
報道稱,黃葉病熱帶第4型的擴散需要時間。不過一旦它扎下根來,作物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臺灣現在的香蕉出口量只相當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2%左右,當時黃葉病熱帶第4型在臺灣被首次發現。
在世界范圍內,黃葉病熱帶第4型有能力毀掉被貧困農業社會作為主要食物來源的那些香蕉中的4/5。這種極其毀滅性的真菌存在向中東進一步蔓延的確鑿可能性將使全球香蕉產量的另外40%處于危險之中。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