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fao)發布的11月份價格報告顯示,10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漲幅創下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主要因為白糖(5380, -63.00, -1.16%)、植物油以及奶制品價格上漲,其中白糖價格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盡管本月fao進一步上調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測數據,10月份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平均達到162點,比9月份上漲6個點或3.9%,創下2012年7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主要原因是天氣惡劣令市場擔心白糖和棕櫚油(4248, -14.00, -0.33%)供應。10月份的食品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依然低了16%。
事實上,10月份植物油價格上漲6.2%,創下近五年來的最大漲幅,因為市場擔心厄爾尼諾可能影響明年東南亞地區的棕櫚油產量,尤其是印尼。此外,棕櫚油價格也受到印尼提高生物柴油摻混率的支持。印尼國有能源公司pertamina表示2016年將不進口汽油,因為生物燃料供應增加。
fao稱,10月份谷物價格指數上漲1.7%,其中小麥價格上漲的原因在于一些國家天氣干燥,影響冬小麥作物,澳大利亞小麥產量前景惡化。玉米(1893, 54.00, 2.94%)價格上漲也受到美國農戶囤貨惜售的支持,不過這些谷物的價格漲幅在一定程度上被大米價格跌幅所抵消,因為香米價格大幅下跌。
本月fao將2015/16年度全球谷物產量(包括大米)預測數據下調470萬噸,為25.3億噸,因為天氣干燥,亞洲和烏克蘭玉米產量低于預期。在亞洲地區,降幅主要集中在印度,印度產量數據下調100萬噸,因為秋收玉米播種面積低于早先預期,降雨不利。不過fao將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上調140萬噸,為7.362億噸,比上年創紀錄的水平高出300萬噸。全球小麥產量數據上調的主要原因是歐盟小麥產量數據上調。近來其他機構也提高歐盟小麥產量預測數據。歐盟委員會本周初把軟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上調460萬噸,為1.492億噸,高于上年創紀錄的1.487億噸。fao稱,全球小麥產量增幅大于消費增幅,因而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計為2.074億噸,比上年增長480萬噸,是15年來的最高水平。上月fao預計全球小麥期末庫存為2.059億噸,是13年來的最高水平。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