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召開記者會,回應連日來公眾和媒體關于世衛組織旗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加工肉和紅肉致癌”報告的疑問。世衛組織駐日內瓦總部營養健康發展司有關官員表示,有充分證據表明,人體對于加工肉、紅肉的攝入量和罹患腸癌的風險成正比,但由于目前掌握數據和研究水平有限,世衛組織尚無法提供加工肉和紅肉的每日建議食用量。
iarc報告中稱,“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對此,世衛組織官員表示,此份報告是由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通過對美國、歐洲、日本的人群進行長期隨訪調查總結出來的,在經過對800份案例研究后得出結果,完全不食用加工肉和紅肉的人群罹患腸癌風險最低。
“加工肉、紅肉攝入量和患癌的風險是成正比的,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使患癌風險增加18%,但如果每天食用100克加工肉,患癌風險就會相應多增加一倍,即增加36%。”該官員表示,在現有患腸癌的患者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患癌原因可以歸結于食用加工肉和紅肉。如果這部分人群停止食用加工肉和紅肉,那么患癌病例數量將相應減少。
據該官員介紹,關于食用加工肉和致癌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已經進行多年。美國在80年代末通過對相關人群的跟蹤觀察,進行了大規模的癌癥預防隊列研究,其樣本量在148000份左右,歐洲在1992年開始進行癌癥與營養歐洲前瞻性調查的研究,樣本量在478000份左右。此外,其它國家也進行過相關研究。iarc對以上在不同年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調查進行整合研究,大量證據都表明食用加工肉和紅肉會導致腸癌。
“遺憾的是,目前世衛組織還沒有能力提供加工肉和紅肉的每日建議食用量。”該官員在回答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表示,由于目前掌握數據和研究水平均有限,食用加工肉、紅肉和患癌之間的具體關聯機制仍需進一步風險研究才能了解,世衛組織目前還無法提供每日攝入量的具體建議,但將在2016年的顧問磋商會上邀請專家共同商討此問題,并提出健康飲食建議。
“當前我們建議人們按照世衛組織的推薦來保持平衡健康的飲食,適量食用加工肉和紅肉,如果食用量過多的話,需相應減少食用量。”該官員補充表示,“毫無疑問,肉類是飲食的主要組成部分,但不應該成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了解,腸癌為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常見癌癥,目前患腸癌人數占全球癌癥患者總數10%左右。2012年,全球共有70萬人死于腸癌,其中20%發生在中國。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