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荷蘭的牛奶檢測費只有中國的1/10?
近幾年來,媒體多次報道,中國的奶粉檢測成本高昂,企業或將成本轉嫁消費者。比如,據報道,伊利集團2012年一杯奶從生鮮乳到成品出廠,需要完成的各項檢驗檢測指標累計達899項。飛鶴乳業甘南工廠每天12個批次產品的檢測費用在6萬元左右,僅這一個工廠一年的檢測費用就要2000多萬元。
又比如,部分乳企表示,中國奶粉的檢測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已經由過去的1%左右提升至近10%,而中國乳企的檢測費已是乳業發達國家的10倍左右。
日前,網易新聞走訪了荷蘭的第三方奶粉檢測機構——qlip實驗室,同樣是奶粉檢測,它每個樣本的檢測收費只有幾毛錢。
它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高度自動化 每天可以檢測5-6萬個鮮奶樣本
公開數據顯示,荷蘭大約有1.7萬個農場,平均每個農場養約90頭奶牛。每頭牧場產的鮮奶,都必須經過第三方檢測機構qlip實驗室的檢測后,才能進入加工環節。
實驗室市場經理arjan bom告訴網易新聞,qlip實驗室已基本實現檢測機器自動檢測,每個工作日可以檢測5-6萬個鮮奶樣本,一年下來,檢測的鮮奶樣本約為1400萬次,不過整個實驗室只有80個工作人員。
荷蘭最大的乳企皇家菲仕蘭公司工作人員說,由于實驗室實現了高度自動化,乳企支付給實驗室的檢測費用很便宜,平均下來每個樣本只需要幾分歐元,也就是幾毛錢人民幣。
那么,鮮奶樣本運到qlip實驗室,具體怎么進行檢測?
arjan bom介紹,首先要檢測的是細菌數。由于溫度一上升,細菌數就會變化,所以從奶罐車冰箱拿出來的鮮奶,首先檢測這一項。
接下來是檢測牛奶的蛋白、乳脂、乳糖含量,這是整個牛奶檢測中最重要的3項指標,也是牛奶中含有的最重要的3項物質。
除了在工廠會檢測抗生素外,qlip實驗室也會對抗生素進行檢測。如果樣本中檢測出了抗生素,工廠將拒絕收奶,整個收奶車的牛奶就只能整車銷毀,而檢測出抗生素的牧場主,則需要支付整個收奶車(大約能收5-6個牧場)的牛奶費用。
arjan bom說,為了保證檢測的數據都是準確的,進入實驗室的每個樣品還會進行復制。比如,如果檢測出抗生素,會再拿復制品檢測一次,而且會再次細檢,看看檢測出的是哪一種抗生素。
能從牛奶中檢測中奶牛有沒有在草原放牧
不僅檢測鮮奶的質量合不合格,qlip實驗室檢測的牛奶結果,還能決定牛奶的價格。
牛奶中,最重要的檢測指標是蛋白、乳脂、乳糖3項,荷蘭的奶價是與這3個指標的高低緊密掛鉤。
qilp將檢測結果公布在網上,如果乳品公司和奶農雙方都對這個檢查結果沒有異議,奶農在電腦的支付管理系統一點,錢就支付給奶農了。
按照荷蘭規定,牧場主必須保證每頭奶牛的草原放牧時間每天達到6小時,每年不少于120天。
qilp實驗室對此也研發了一項檢測技術,能從牛奶的檢測中,知道這個牧場的奶牛們有沒有在草原充分放牧,享受足夠的陽光和青草。
據網易新聞了解,盡管看起來是監督奶農,但實際上奶農們特別喜歡這樣的檢測。因為,乳企付給牧場主的奶價,是分不同的價位的。以皇家菲仕蘭公司為例,達到放牧標準(一年不少于120天,每天不少6小時)的奶牛,公司付完標準奶價后,會有額外的補貼作為獎勵。沒有放牧或者放牧時間不達標但質量又合格的牛奶,奶農們就只能得到標準奶價。
arjan bom說,從去年開始,他們還擁有另一個業務,就是可以通過鮮奶的檢測,能測出來奶牛的受孕有沒有成功,由于奶牛都是人工授精,定制這個檢測項目的是育種公司,因為這樣他們能大大節省人力去每個牧場檢測受孕是否成功了。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