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政府報告表明, 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兒童和青少年每天都吃快餐。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稱,超過12%的人每日飲食的近一半都是快餐。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周二發布的數據,年齡在2-19歲之間的美國兒童和青少年中有34.3%的人每天都吃比薩、炸雞、炸玉米餅或者其他快餐店做的飯菜。
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中,10.7%的兒童和青少年每日攝入的熱量中有25%-40%來自快餐,更令人震驚的是,有12.1%的人每日攝入的熱量中超過40%來自快餐。這項調查涉及了不同收入水平的群體,報告發現,男孩和女孩在快餐消費方面情況相同。根據報告,有11.5%的受訪者接近貧困線,另有13%的人來自高端經濟階層。
報告并未提供這些兒童熱量攝入總量的數字,但據媒體報道,獨立的政府研究表明,兒童每天約攝入1900卡的熱量。這意味著兒童每天從快餐中攝入的平均熱量約為245卡。約等于一個普通的麥當勞漢堡的熱量。
2013年,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論文發現,快餐的價格越低,其消費量越高,尤其是對于初高中的青年而言。
報告中體現的一個重要差異和年齡存在很大關系。總體上,2-11歲的孩子與12-19歲之間的青少年相比,前者吃快餐的概率更低。平日里,有8.7%的少兒吃快餐,而有16.9%的年長一點的孩子吃快餐。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模式并沒有性別、種族或民族、體重情況或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差異。
雖然男孩和女孩在消費快餐方面表現出的差別不大,但是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的種族和民族群體之間快餐的消費存在差異。亞裔的美國孩子不經常去吃快餐——只有8%的人平均每天食用快餐。與此相比,有11.2%的拉丁裔孩子,13.1%的白人孩子,13.9%的非洲裔孩子每天都吃快餐。
研究人員推測,亞裔的美國家庭不流行吃快餐是因為這些家庭沒有被同化到美國的生活方式中去,包括飲食習慣。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在過去的30年中,患肥胖的兒童增加了一倍多,青少年增加了3倍,”而且快餐的消費和成年人的體重增加有關。食用快餐攝入的熱量高,導致了飲食質量的下降。
然而,報告發現,有65.7%的兒童和青少年在給定的一天里不吃快餐。
為了搜集研究數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2011-2012年期間調查訪問了約3100名兒童或其家長,了解在過去的24小時他們的飲食情況。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