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調查報告,2005-2015十年間,澳洲消費者采購食品習慣發生較大變化:棒棒糖和巧克力人氣明顯降低,而新鮮水果和維生素食品則倍受青睞。在澳洲各類食品采購頻率方面,新鮮水果躍升8個指數點,將牛奶和冷藏肉等熱門食品甩在其后,成為澳第二大類暢銷食品。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全球著名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nielsen)通過對全澳1萬戶家庭購物習慣進行跟蹤調查得出的“home scan”報告顯示,面包成功超越餅干,在澳各類采購食品中位居榜首;新鮮水果榮登亞軍寶座。與此同時,巧克力跌出前十,甜品下滑3個名次至第17位
尼爾森零售行業部門主任megan treston表示,目前澳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更加傾向于選擇新鮮、健康、有機食品。“隨著本土栽培的有機食品逐步取代預包裝和加工食品,澳洲雜貨食品消費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據悉尼晨鋒報援引其話稱。
相關數據顯示,2005至2015年期間——
澳洲雜貨食品銷售額十年間整體增長102億澳元,諸如水果、蔬菜和肉類等新鮮食品種類銷售額占比達25%;
目前對于在超市中采購食物的消費者而言,維生素的吸引力已超過茶葉和咖啡,采購次數翻番至760萬次;
牛奶、冷藏肉及禽肉、軟飲料和奶酪繼續主導食品零售市場,在過去十年仍位居前10大零售食品行列。
營養學家喬安娜·麥克米蘭女士(joanna mcmillan)指出,人們對食物的選擇正朝積極方向發展,理想膳食組合還應包括海鮮、果仁和豆類等食物。
水果健康價值高 漿果成后起之秀
麥克米蘭女士表示,消費者不該被一些如《糖類我不要》(i quit sugar)作者莎拉?威爾遜(sarah wilson)等反糖類活動家的恐糖言論所綁架,例如:“水果不應多吃,因為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
她表示,水果中富含的糖分主要包裹在細胞壁中。然而人體缺乏能夠徹底消化吸收細胞壁內纖維素和果膠質的相關酶,其實無法完全吸收水果中的糖分,這就是為何大多種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數普遍偏低。水果還富含植物纖維,可有助于保護人體內酶、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如抗氧化劑)免受攻擊。“完整水果營養更豐富,口感更美味”。
盡管香蕉和蘋果主導水果消費市場,尼爾森數據顯示,新鮮漿果市場份額正快速增長,種植戶、零售商和行業觀察家對此感到驚訝。
澳洲樹莓和黑莓種植戶協會(rba)高管喬納森·??藸査梗╦onathan eccles)指出,過去5年來,澳樹莓和黑莓產量增加2倍。他表示,新品種的出現、種植面積的拓展、存貯技術的改進,意味著澳漿果產業可全年不間斷供應新鮮漿果,反過來,這又將更大程度地激發消費者采購需求。
他表示,消費者熱衷于采購漿果,這種產品人氣與日俱增。“過去漿果只可能在圣誕節期間‘曇花一現’,成為特色果蔬銷售商的一種熱銷產品,而現在,一年到頭漿果在各家超市隨處可見”。
順應消費趨勢 確保食品多樣化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商學院消費行為專家莫蒂默(gary mortimer)表示,人們對飲食健康重視度逐漸升高,主要是受《減肥達人》(the biggest loser)等真人秀、名流大廚和政府發起的健康宣導活動的影響。
他指出,沃爾沃斯超市25年來一直標榜要做“新鮮食品的搬運工”;高斯通過最新開展的“新鮮高斯”(coles fresh)活動成功招徠顧客。“澳洲各大超市目前正對應對消費者追求健康食物的趨勢作出積極響應,例如阿爾迪。這家超市正著力擴增新鮮食品種類。因為它很清楚,如果不想被市場淘汰,增加食品種類是唯一選擇”。
尼爾森數據顯示,有的企業雖然在廣告營銷和提升消費者忠誠度方面不惜投入巨資,但在增加雜貨食品種類上的支出依然相對平穩。
在過去5年里,消費者采購零售商品數量略微降至21.3件。零售商品價格增速未曾趕上通貨膨脹的步伐,消費平均支出為45.37澳元。
甘薯芹菜新鮮蔬菜更受寵
過去5年阿爾迪超市零售商品采購量由16件增至21件,反映出該超市(總部德國)正在澳洲迅速擴張。數據顯示,在阿爾迪超市,多類蔬菜銷量已經取得兩位數增長,其中甘薯和芹菜表現最為搶眼,銷量分別增長43%和37%。
澳洲蔬菜協會(ausveg)發言人庫爾特·赫爾曼(kurt hermann)指出,在蔬菜銷售額增速上,過去一年阿爾迪表現比全澳超市整體表現更為突出。例如,就新鮮色拉而言,阿爾迪和高斯在銷量和銷售額方面均有所上漲,其中阿爾迪兩項增幅均超出40%,沃爾沃斯表現則相對落后。
赫爾曼表示,豐富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十年來澳洲蔬菜銷售額整體有所增長,凸顯出澳洲人在健康飲食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多的趨勢。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