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方網站公布消息稱,美贊臣營養品公司同意支付1200萬美元,以和解有關其在華行賄違犯美國《反海外腐敗法》(fcpa)的民事指控。
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3年,美贊臣中國子公司員工向中國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不當支付了約207萬美元,由此獲利約777萬美元。調查報告稱,這部分非法所得利潤將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收回,同時還需支付126萬美元判決前利息,以及300萬美元的罰款,總計1203萬美元。
就在美贊臣想要用罰款來“擺平”該事件的時候,仍有中國律師不依不饒,實名舉報美贊臣,稱其構成行賄罪,也應當向中國相關部門陳述罪行并接受處罰。
7月30日,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律師郝俊波向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實名舉報,請求中國司法機構對美贊臣盡快立案調查并進行嚴懲。郝律師表示美贊臣中國公司是在我國注冊,在法律上是中國法人。而他們卻從未向中國的司法機關和有關部門如實陳述罪行并接受處罰,顯然是無視我國的司法主權和法律尊嚴。在舉報信中,郝俊波強調,美贊臣向美國司法機關主動認繳了巨額罰款,因此行賄的事實是存在的。舉報最終有沒有實際效果,現在還很難說。
7月31日,美贊臣中國子公司發表聲明,證實了美贊臣營養品公司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協議,了結其關于美贊臣中國子公司在2008年至2013年間產品促銷事宜的調查。該聲明稱,“根據和解協議的條款,美贊臣公司并沒承認或否認有關指控,但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1200萬美元。”同時還強調,本次和解是對美贊臣配合調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完善其合規功能和流程的肯定。
此外,聲明還表示,美贊臣公司已接到美國司法部的正式通知,相關調查正式結束。
美贊臣這種嬰幼兒奶粉供應商向醫院提供不正當付款以期其向新生兒家庭推薦產品的現象絕對不是個例,該種不正當的營銷手段顯然也是違反我國的相關法律的。有關專家表示,“既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對美贊臣公司進行了調查,并且美贊臣公司也同意支付1200萬美元和解,中國司法機關就應該以此為線索,立即展開調查。”就公立醫院而言,無論是單位受賄還是個人受賄,都違犯了我國刑法有關賄賂罪的相關規定。“目前,我國比較重視對國內企業的反腐敗,但對國外企業的反腐還做得不夠。”這是因為立法比較欠缺,執行過程也存在很多問題。另外,專家還強調應該用一種比較透明公開的方式去處理,讓公眾知曉,也對企業和公立醫院起到警示作用。
外企在華行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管理比較嚴格,外國企業想要打開中國市場比較難,行賄便成了一種投機取巧走捷徑的做法。另外一點就是我國對外企賄賂的案例懲罰力度相對較弱,防范機制尚不完善。這就要求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關注外國企業是否合法經營,一旦發現存在行賄受賄的嫌疑,就應當開展調查。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