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智庫海外發展研究所5月1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新興國家肥胖人群在過去30年間顯著增加得歸咎于加工食品越來越便宜,一些高熱量的加工食品如蛋糕、餅干等價格最多下降了20%,與之比起來,更加健康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價格卻最高上漲了91%,這導致人們消費了更多不健康的高熱量食品。
這份研究名為《健康飲食價格上漲的代價》。研究者們是在分析了中國、韓國、巴西、墨西哥4國從1990年到2012年間食品的相對價格而得出上述結論的,比較已經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報告建議政府應該利用稅收杠桿來抑制人們對加工食品的消費。
過去的一些研究認為食物稅收的變化,對人們的消費習慣只能產生極其有限的影響,不過本報告的研究者卻認為,那是因為那些稅收僅僅只有5%或者更低,這對拉動消費習慣變化影響有限。報告的作者之一史蒂夫·威金斯說,2009年英國的一項研究預測,由于每年都有許多人死于不健康的飲食而引發的疾病,因此對那些食品增加17.5%的增值稅并用此加大對新鮮蔬果的補貼,每年可以挽救3600-6400英國人的生命。
研究者表示,之所以將眼光投向新興國家,是因為這些地區的肥胖率上升最為顯著。全球范圍來看,20-60歲的成人肥胖發生率從1980年的23%上升到2008年的34%。在中國,1980年只有13%的人被肥胖問題困擾,到2011年已經有超過35%的成年男性和30%的成年女性體重超標,在20歲以下的人群中,肥胖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另外,中國的肥胖率雖然與美國、英國、墨西哥、巴西、韓國比起來最低,但是考慮到總人口,中國的肥胖人群總數依然非常龐大。
想一想你身邊的快餐店、甜品店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如果你經常逛超市的話,巧克力、餅干、方便面的價格變化是不是沒有蔬果價格變化大?
研究發現,在中國,綠色蔬菜的價格在過去20年里上漲了2倍。在墨西哥,有70%的成年人被肥胖問題所困擾,自1990年以來即食食品的價格與蔬果比起來就越來越便宜。在巴西,越來越多人死于肥胖導致的疾病,而高熱量食品的人均消費量也在逐漸增加。在韓國,其“國民蔬菜”泡菜所使用的大白菜價格也上漲了60%。即使是在傳統的發達國家,這樣的變化也顯而易見,比如英國,自1980年以來,冰淇淋的價格下降了一半,與此同時蔬果卻上漲了199%。
研究認為,新技術的發展可能導致了蔬果價格的這一變化。比如人們采用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洗選和包裝蔬果,這可能導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物流更加發達則可能使諸如面條、冰淇淋、餅干等食品的價格下降。
威金斯介紹說,“2014年1月,墨西哥為了降低(肥胖)發生率而對含糖飲料和高熱量食品加稅,人人都期待著,看看這項政策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來源:商務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