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興起的“現實版開心農場”,從最初的“玩概念”逐漸走上普通市民餐桌。昨天,記者在揚子晚報“壹農場”的一個蔬菜基地看到,“市民租地+農民代管+全年送菜”,讓市民每天只花10元錢,就能享受全年800斤“三無蔬菜”(無農藥、無化肥、無生長激素)送到家門口,足夠一家三到五口人吃。
據悉,“壹農場”是揚子晚報打造的生態類休閑、購物平臺,旗下包含多家以傳統自然方法培育蔬菜、糧食、禽蛋魚、水果的綠色農場。目前,“壹農場”正在“揚子壹購”www.960961.com和熱線(025)96061開展夏季活動,用“現實版朋友圈”的創意玩法,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加入到“10元農場主”的群體中來。
新奇:
10元錢就能做“農場主”
每天10塊錢能干什么?家住南京銀城東苑的宋女士告訴你:做農場主!在距離南京市區20分鐘的揚子晚報“壹農場”江寧蔬菜基地“半畝良田”,宋女士有一塊“自留地”。
她除了周末能種菜、摘菜、玩農家野趣,還享受蔬菜基地每周送3次菜。這些菜都是“三無蔬菜”(無農藥、無化肥、無生長激素)。
像宋小姐這樣的玩法,就是傳說中的“現實版開心農場”。其實,這個在國外叫csa(社區支持農業)。通俗點說,就是“大家一起湊錢來種菜”。
在日常生活中,“抬石頭”聚餐、唱歌很常見。而csa上世紀70年代起源于瑞士,最初是幾個家庭婦女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將一年買菜的錢湊在一起,請農民幫忙種菜,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生長激素。
揭秘:
“三無蔬菜”長啥樣
為保證市民吃到的蔬菜、糧食、禽蛋和水果是用傳統自然方法培育出來的,“壹農場”聯合權威檢測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旗下各個農場的產品進行抽檢。
江蘇省農學會的專家表示,相對于超市、商場普遍使用的“快速檢測法”,他們采用的是更加專業、復雜的抽檢方法,對常規的農藥、化肥、生長激素的篩查非常有效。
如何辨別你吃到的蔬菜是不是“三無”呢?這從蔬菜的表面就能看出來,用過激素的蔬菜往往不符合生長規律。
比如,自然成熟的黃瓜頂端的花會自動掉落,就是所謂的“瓜熟蒂落”。而使用了生長激素的黃瓜是“性早熟”的,看似長大了,花卻還沒掉。例如,正常西紅柿熟透了以后,表面的皮可以輕松撕下來。而催熟的西紅柿,肉皮發硬,無法分離。
現場:
60多種蔬菜送上餐桌
有了自己的一塊田,又有了健康的蔬菜,如何走上市民餐桌呢?“壹農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市民租的“自留地”,一般面積不大,只夠周末玩玩種菜、摘菜,純屬“業余樂趣”,無法滿足市民的家庭蔬菜的日常需求。
所以,給市民每年送去的800斤“三無蔬菜”,主要是靠“公共菜地”種出來,這也是“湊錢一起種菜”的核心模式。
據悉,數百畝的“公共菜地”,依靠當地農民傳統的種植方式,沒有農藥、化肥和各種添加劑,每年能種出60多種蔬菜。
“兩種送菜方式+每周三次送菜+隨便挑”,這讓市民感覺更貼心。記者在“壹農場”江寧蔬菜基地“半畝良田”看到,農民們正在忙著裝筐,準備把剛摘下來的蔬菜送到城里去。
根據市民的不同需要,可以放在家附近的菜場,也可以送到小區門口。工作人員解釋說,“所有蔬菜,‘農場主’們隨便拿、隨便挑”。
樂趣:
全年免費“農田游”
除了800斤“三無蔬菜”和一塊屬于自己的田,最讓“農場主”們興奮的,就是周末去探望那些在藍天白云下自由生長的蔬菜童鞋,為它們翻土、澆水,帶孩子、老人去體驗農趣。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壹農場”江寧蔬菜基地“半畝良田”,“農場主”周先生正帶著老婆、女兒在摘“自留地”里的豇豆和黃瓜。蔬菜基地的工作人員說,只要是“自留地”里的蔬菜,“農場主”是可以隨意摘的。
周先生的女兒今年6歲,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不過,她可不是忙著摘菜,而是拿著小鏟子,一個勁兒地翻土,一邊大呼“我是變形蚯蚓”!
在“半畝良田”的休閑基地里,記者看到有更多的“農場主”帶著老人、孩子、朋友在草地上奔跑,這里有秋千、雙人自行車、釣魚、拓展訓練等游樂項目,還有農家別墅可以吃“全素宴”。
而高科技的“以色列模擬農場”,讓夢想做科學家的吳語天小朋友大開眼界,“這個西紅柿長得好像葡萄啊!”工作人員笑著告訴他,這是一種高科技農產品,正是葡萄和西紅柿的“合體”。 揚子晚報記者 黃南
附:“壹農場”邀請你加入“現實版朋友圈”
揚子晚報“壹農場”為市民提供各種以傳統自然、無人工添加劑等方法培育的蔬菜、糧食、禽蛋魚、水果等綠色食品,還提供各種農家休閑游玩資源,今后,各種好玩有趣的論壇、qq群、微信群也將陸續建立。
為讓更多市民體驗到實惠和樂趣,揚子晚報生態購物平臺“壹農場”邀你加入“現實版朋友圈”。
即日起,登錄“揚子壹購”www.960961.com或撥打熱線(025)96061,以“每天10元”取得“蔬菜全年卡”,你就可以獲得3張“朋友圈蔬菜卡”,任意指定3個朋友,讓“壹農場”給他們送去價值100元的“三無蔬菜”!快來一起玩吧!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