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日中國實施對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以來,國家認監委發布的認證企業名單備受關注。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國家認監委5月8日更新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名單中,原本名列其中的恒天然卻突然消失。對此,恒天然方面回應稱,公司并非遭到除名,只是因生產產品分類不同而將這家企業轉至其他名錄之下,系為烏龍。
北京商報記者比對注冊名單發現,有三家企業此前入圍但本次突然消失,其中名為fonterra limited的,為恒天然旗下位于新西蘭懷托阿的一家工廠。對此,恒天然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該工廠因生產的產品為嬰幼兒配方乳品原料(即基粉),而非嬰幼兒配方乳品終端產品,因此將該工廠的名稱從嬰幼兒配方乳品生產企業名單轉移至一般乳制品生產企業名單。恒天然的基粉產品不受影響,仍可以出口中國,用于在華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品生產。國家認監委隨后也予以證實,稱同fonterra limited一樣,在最新公布的企業名單中消失的還有西部乳業和嘉田兩家新西蘭企業,為相同原因做出了名單調整。
在經歷了去年的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奶罐車混入砂石和大腸桿菌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后,恒天然在華地位屢屢受挫,此次再遭烏龍“除名”,不禁讓人揣測,或許與上述食品安全事件有關。
對此,恒天然方面回應,旗下在新西蘭的生產企業均已獲得了中國主管機構頒發的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和乳品生產企業注冊資格。在嬰幼兒配方乳品名單中,恒天然旗下另一工廠也已獲準通過。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