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今年初的這個冬天,美國紐約等多地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極寒,有地區最低溫度甚至探底零下51攝氏度。而美國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也在這個冬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干旱之一。有分析認為,氣候反常的背后,或是“厄爾尼諾現象”在作怪。
厄爾尼諾現象總會伴隨著多種信號。一年多前厄爾尼諾襲擊全球時,干旱席卷了巴西和印度尼西亞。而在印度,季風季節漫長無比。這三個信號是判斷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重要征兆。
如今,上述三個征兆均已出現。美國農業部(usda)氣象學家里庇(bradrippey)認為:“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五年前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在今年夏季或秋季來襲。”他預測,這種可能性最高將會達30%。
極端天氣考驗市場
對于厄爾尼諾今年將再現的猜想從近兩個月來變得頻繁。今年3月,包括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一周內三次警告厄爾尼諾天氣現象或再次強勢來襲,提醒大宗商品投資者和農民加強預警。
厄爾尼諾指的是太平洋部分地區海水溫度上漲的現象,該現象會給部分地區帶來洪澇或是干旱。比如,亞洲和澳洲的干旱面積會大幅增加,相反,北美的濕冷氣候將加劇。
3月11日,澳大利亞氣象局表示,熱帶太平洋次表層在過去的幾周里已經“大大變暖”,意味著海洋表面溫度在未來數月可能上升。目前,西太平洋西風已達到了至少是自2009年厄爾尼諾現象爆發以來最強勢頭。
在1982年和1997年兩次強烈的厄爾尼諾天氣中,暴雨和雪崩大面積覆蓋了加州。1982年那一次更是造成全球至少2000人死亡,經濟損失130億美元。
厄爾尼諾,正如一只蝴蝶在全球農產品市場扇起龍卷風,該天氣現象將使飽受極端天氣肆虐地區的食品和能源市場雪上加霜。
由于各國各地區先天稟賦和農作物結構的不同,厄爾尼諾的影響將變化不一。美國國內就洋溢著一股樂觀情緒,認為對于西部而言,氣候變化、干旱的迅速終結會使谷物和大豆(4503,35.00,0.78%)價格下降,連鎖導致牲畜飼養成本下降,最終肉價下降。
來源:作者: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