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羅非魚投苗季節已經開始,然而各地高漲的養殖熱情,引發了人們對今年后市魚價的擔心。
春季的大量投苗,有可能導致年底集中出魚,造成魚價大幅度下跌,這是當前人們普遍的擔心。特別是在兩廣地區,在去年12月和今年春節后的幾次寒潮中,均出現了一定面積的存塘魚死傷,這進一步造成了今年春季的空塘增多、投苗集中的趨勢。
綜合多方面因素,并結合行業規律看,今年上半年的魚價會持續堅挺,到了下半年,魚價的走勢將由出口訂單、養殖總量和病害三方面因素共同決定。
貿易形勢較樂觀 業界擔心原料魚不足
作為出口依賴型的產業,外貿出口訂單,一直都是影響羅非魚價格的重要因素。據了解,在2014年3月中旬閉幕的第34屆美國波士頓國際水產及水產技術展(下稱“波士頓漁展”)上,羅非魚出口訂單相對平淡,無疑給今年后市,特別是下半年魚價的走勢,增加了一定的變數。
“我們今年也有參展,但主要是和貿易伙伴們見見面,至于羅非魚訂單的情況,都不敢多談。”高要市振業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強告訴記者,當前中國羅非魚存量偏少,導致國內的加工廠不敢輕易接單,主要還是以短期、總量不高的單為主。湛江市水產進出口企業協會秘書長岑堅也告訴記者,目前羅非魚貿易的形勢就是一句話:有價無魚,所以在這次展會上,雖然國際貿易商沒有過多表現出對價格的關注,但羅非魚訂單還是相對平淡。
據業內人士反映,經過前幾年的低迷,羅非魚行業將出現適度反彈。3月初,在廣西的一次行業會議上有數據傳出,2013年羅非魚產品出口40.36萬噸,比上一年增長11.51%,出口額14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24.55%.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出現上升,而且出口額增長幅度高出出口量近一倍,這顯然是利好的趨勢。在那次會議上,也有來自廣西加工企業的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外的訂單形勢較樂觀,業界主要考慮的是原料魚、特別是優質原料魚的供應問題。
6月后魚價或平穩下跌
來源:農財寶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