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董事會委托成立的獨立調查委員會,29日在奧克蘭公布了有關濃縮乳清蛋白污染誤報風波的調查報告。報告稱,雖然消費者不會面臨肉毒桿菌風險,但恒天然在生產流程和應對誤報風波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和值得改進的地方。
這份歷時2個多月完成的獨立調查報告指出,這次肉毒桿菌誤報風波并非由單一事件或個人造成。恒天然集團對一些關鍵決定缺乏高層監管,對事態升級的應對不夠迅速,對可能受影響產品的追蹤也不及時……這些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濃縮乳清蛋白污染誤報風波,并對恒天然集團的國際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報告還指出,恒天然并未對濃縮乳清蛋白粉進行亞硫酸鹽還原梭狀芽孢桿菌測試;生產線上的自動清洗系統需進一步完善;在涉及“爆炸性聲譽風險”時,恒天然高管和董事會應對不夠及時;在污染風波公開后的頭兩個星期,恒天然集團和新西蘭政府之間步調不夠一致,而且顯得信心不足。
針對此次風波,調查委員會還提出33項整改建議。專家們建議恒天然進一步審核其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測試系統,確保達到高品質要求。報告還建議恒天然加強風險管理和危機管理的流程,如成立經過專門培訓的多學科事件管理團隊和加強定期培訓體系,并設立新的危機應對委員會。此外,報告還建議恒天然修訂生產廠家的清潔程序。該調查委員會還表示,在9個月和19個月后,會根據上述建議檢查恒天然的整改進度。
恒天然集團當天對董事會獨立調查報告表示歡迎。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必根思表示,該報告涵蓋范圍廣泛,內容深入,為恒天然管理層提供了重要、深刻的分析和建議。
新西蘭政府層面對有關上述污染誤報風波的調查仍在進行中,調查報告有望于今年12月公布。
今年8月3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宣布,恒天然旗下工廠生產的約3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被檢測出含有肉毒桿菌毒素,這些乳清蛋白粉作為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飲料等產品,已有部分出口至中國等海外市場。
然而,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隨后于8月28日宣布,該部門對恒天然集團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進行了多次重新檢測,結果未發現其中含有致病的肉毒桿菌,而是含有一般不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梭狀芽孢桿菌。初級產業部還表示,恒天然集團的客戶有理由繼續關注該集團的濃縮乳清蛋白生產廠的衛生狀況。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