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由于韓國雞蛋需求量激增,導致了雞蛋價格持續暴漲。對于這一現象,韓國政府表示,國民對雞蛋的需求量增加,很可能是韓國國內消費出現停滯的前兆。
據悉,由于日本核泄漏引發的海水放射性污染等問題,導致韓國國內對水產的需求持續下降。但是,本次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此之前韓國國民在面臨水產受污染而無法食用的問題時,通常會選擇牛肉或豬肉代替水產食用,而本次水產污染問題發生后,人們卻選擇了大量購買雞蛋而非牛肉和豬肉。
對于這種現象,韓國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韓國的牛肉和豬肉的價格一直保持在穩定的狀態。而雞蛋的價格卻急劇增長。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為雞蛋的價格與肉類相比較便宜。韓國國民對雞蛋需求量的增加,可以看作是韓國國內消費萎縮的一個前兆。”
雞蛋價格增加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夏天酷暑導致很多雞蛋變質,致使市場供應減少。韓國農水產品流通公司于本月26日表示說,本月25日韓國國內雞蛋(10個)的全國平均價格為1949韓元,比一年前(1694韓元)增加了15%。而與之相反的,今年韓國國內用作烤肉的韓牛(韓國自產的牛肉)每100g的價格為3089韓元,與去年相比下降了6.4%,而每100g的豬肉的價格為1555韓元,與去年相比最高漲幅僅為2.8%。
據悉,目前韓國國內雖然實際公式消費統計有所緩和,但是體感消費統計仍然猶如“嚴冬”。據韓國銀行統計公布的韓國國民生產總值(gdp)來看,韓國的實際民間消費,今年的第三個季度(7~9月)與去年相比增長了2.2%,但是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最高值出現在第四季度(2.7%)。與之不同的是,在韓國統計廳的價格動向統計中,韓國國內的實際消費呈現5個季度持續下跌的趨勢。韓國統計廳的價格動向調查是通過統計韓國國內的8700個標準家庭的家庭賬簿得出體感消費指標的。
來源:博亞和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