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有著4700年的種植歷史。19世紀后期,這被稱為“黃金豆”的作物傳到國外。本世紀30年代,大豆種植已遍及全球各國。
巴西是一個農業大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巴西農民嘗到了出口大豆的甜頭開始廣泛種植。時至今日,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各研究機構取得的技術進步以及大公司的成功戰略,巴西一躍成為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國,更占據了每年中國進口大豆的“半壁江山”。
作為巴西農業的“衣食父母”,巴西政府以及各大農業領域企業都十分重視中國市場,希望在這塊大蛋糕中分得一份。
最近,為了解巴西大豆行業的發展情況,記者來到巴西大豆第二大主產區位于中西部巴拉納州的隆德里納市(londri na)進行采訪,對當地最先進的科研機構一探究竟,還走進當地幾位農場主的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
全球第二大大豆產地
巴西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地廣人稀,人均耕地面積位于世界前五名,這些優越條件使農業成為巴西一大支柱產業。據介紹,巴西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4%,達到4679億美元,同時也為國內貢獻了36%的就業崗位。每年巴西出口的商品中農產品占了38%,而其中出口最多的就是大豆。2012年度,巴西大豆出口產值達到300億美元。
巴西農業研究所(embrapa)大豆研究中心負責人阿蘭山德勒介紹,去年巴西大豆獲得了豐收,產量達到創紀錄的7500萬噸,位列美國(約9000萬噸)之后成為世界第二大大豆產地。然而,近期美國大豆產區遭受旱災,大豆產量2013年度將明顯受到影響,當被記者問到今年巴西大豆產量是否會超過美國時,孟山都公司專家卡洛斯笑著說:“第一第二不重要,決定大豆產量的是市場,如果市場有需求,我們就大量生產。2013年我們預計大豆產量能超過8000萬噸,也許就成了第一呢。”
來源:文匯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