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增加,不過增幅受限,因有利于提升產量的季節性因素影響逐漸減弱,且季雨季降雨打壓產量。
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產量逐漸減少,因潮濕天氣令收割難度加大。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總產量約占全球棕櫚油供應的30%。
棕櫚油產量通常在10月最為旺盛,但今年卻逐漸減少。調查顯示,10月棕櫚油產量或較9月減少3.3%,至185萬噸,為八個月內首度減少。
馬來西亞氣象部門10月底發布警報稱,該國多數地區將迎來雷暴和強降雨,其中包括sabah、柔佛和pahang等主要棕櫚油生產區。
洪水或已擾亂棕櫚油收割并妨礙交通運輸。
對10月產量增幅下滑的預估料有助于緩和出口略微放緩的影響。預計10月棕櫚油庫存僅較9月的178萬噸增加2.2%,至182萬噸。
調查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出口或環比下滑0.3%,至160萬噸。
盡管棕櫚油產區天氣潮濕,但一些種植戶稱產量或不會大幅下降,除非天氣條件突然惡化。
一位來自棕櫚油種植企業的高層稱:“不利天氣正是熱門話題,但當前時節開始降雨很正常。”
“毫無疑問,在當前時節降雨很多并不稀奇。但若天氣狀況未繼續惡化,那么我認為產量不會受到過大影響。”
**國內消費量**
調查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消費量約為225,000噸,正常水準為150,000-180,000噸。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產品進口量料升至20,000噸,9月為19,483噸。
**影響因素**
對產量下滑和供應趨緊的預期提升指標bmd毛棕櫚油期貨價格在10月上揚11.8%,為三年來最大月度升幅。
稍早預估顯示,今年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或觸及逾1900萬噸的紀錄高位,去年為1879萬噸。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9月棕櫚油產量僅為1370萬噸左右,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320萬噸。
但貿易商和種植戶稱,即便單產減少和收割受阻,但庫存料不會大幅減少,因年底前出口需求下滑。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