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品市場整體出現了一波大反彈,很多品種漲幅超過10%,然而油脂是這波反彈中表現得最弱的產品之一。”投資者方先生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財商》。
棕櫚油弱勢反彈
從今年最低點以來,無論是黃金或者白銀、銅或者螺紋鋼,又或者是豆粕,它們的漲幅均達到了10%以上。
而截至7月底仍在創歷史新低的油脂卻遲遲未出現強勁反彈。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主力合約p1401自7月底的最低點5306元/噸,最高反彈至5684元/噸,漲幅為7.12%。
此前一直尋找抄底油脂機會的方先生,在8月20日那天的大陰線中又一次選擇了退出觀望。“當天行情是跳空高開隨后低走的,當行情跌破5600元/噸大關的時候我發現事情有些不妙。因為前一交易日的最低點是在5612元/噸,市場價格運行在5612元/噸下方,已經形成了吞噬形態,后市看空,于是選擇退出觀望。”方先生說。
方先生還告訴記者:“原來我就預期這里有個震蕩來構筑‘右肩’平臺,形成‘頭肩底’。但是從目前的走勢形態來看,這個所謂的‘右肩’已經比7月中旬的‘左肩’低了,市場仍然透露出偏弱的情緒。而且豆油這幾天的持續陰線整理,也使我感到有些不安。”
布瑞克咨詢研究員林國發表示,周二油脂市場普遍出現跳水,而跳水的原因則是國外消息稱美豆產量好于預期,導致外盤美豆大跌,從而拖累國內油脂整體表現。
進入淡季庫存不容樂觀
從基本面來看,制約市場反彈的矛頭一律指向了高庫存。
東興期貨分析師吳華松認為,油脂上行空間有限,一方面下半年進入高產周期,庫存會逐漸增加,另一方面,國內高庫存以及東南亞貨幣的疲弱均打壓棕櫚油價格。
而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也表示,國內油脂市場庫存壓力大,包括進口大豆集中到貨及國內豆油、棕油、菜油三大油脂都有高庫存現象,這使得油脂價格表現承壓。另外,油廠針對油、粕庫存壓力情況采取“挺粕壓油”的策略也對油脂價格造成壓力。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