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直是我國鰻魚出口的主要市場。迄今,占出口總量的48-49%。日本市場的動向及影響,舉足輕重。
由于鰻業世界性地“漸行漸小”,2012年上半年,鰻魚價格爬到“頂峰”,日本市場出現了銷售不暢的問題。下半年起,價格下行,至今年4月,中國烤鰻出口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約30%。
由于去年價格高峰期進口的鰻魚滯銷積壓,商家又不愿降價出售,新的進口陷于“僵持”狀態。至今年5月份,盡管價格已經降了三分之一,日本仍然對我活鰻進口減少12.7%;烤鰻進口減少22.5%。
在鰻魚可供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反而出現“價格下跌、銷售不暢”的問題,說明了“供需關系決定產品價格”的傳統理論不再應驗。當今世界,商業操作占上風,輕易就控制了價格。由于鰻魚價格下跌,加上日元大幅貶值,我鰻魚加工出口企業蒙受了又一次重創。
今年5月9日,第27屆中日鰻魚貿易會議在順德召開。會上,日本輸入組合表示,“由于去年烤鰻積壓二、三千噸和今年已新進三千來噸,今年再進口已十分有限”。此話一出,許多養鰻場的出池價格又一輪“噼哩啪啦”。
實際上,上半年日本從大陸再進口烤鰻已達8000多噸。
5月份,中國產5p活鰻每公斤接近5000日元(去年同期5p活鰻的價格約5100—5200日元)時,日本有關人士表示:“為抵制中國大陸產活鰻的漲價,消費者們要堅持購買日本國產活鰻”。市場博奕冷酷無情。
然而,時令的推移不可抗拒。春去夏來,鰻魚消費隨之升溫。今年日本梅雨期去得早,連日酷暑讓鰻魚消費日漸升騰。而日本自產新鰻上市量只有去年的60%,要“消費者們要堅持購買日本國產活鰻”做不到了,商社開始著急:“新鰻出池量比往年少,進口活鰻恐怕也很難保證供應”。(見7月《日本養殖新聞》“面向丑日日本活鰻供應亮黃燈”)。于是,追加進口,一次性又向我國進了200多噸。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