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進口轉基因大豆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關于轉基因大豆是否安全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悉,此次獲批的進口轉基因大豆主要用于加工,生產大豆油。說明,我國自產大豆供應量缺乏。
尚普咨詢食品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我國大豆需求量增長穩定,但是國產大豆產量嚴重不能滿足需求。同時美國大豆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經過30年的厲兵秣馬形成了強力的綜合競爭力。可以說國產大豆迎戰美國大豆壓力巨大,面臨市場逐漸被壓縮的危機。
最新數據顯示,2013/2014作物年度,中國進口的大豆將達到6900萬噸,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加約1000萬噸。同時,中國現在每年進口的大豆是國產大豆的5倍左右。說明目前國內大豆市場的供應主要來源于進口,而對進口的依賴度正逐步提高。
美國大豆的競爭力源于何處?
首先是其在中國市場價格便宜,具有價格優勢,這主要得益于進口到我國的關稅只有3%。在中國加入wto之前,大豆進口合同視同進口配額,按照3%關稅進口;進入wto之后,外方要求維持大豆進口現行管理制度的依據,即低關稅,無進口配額管理。此后,海外大豆及其相關產品大量涌入國內。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1994年10月到1995年5月,美國出口了22億磅的大豆油,其中12億磅出口到中國,中國占比超過50%,往年中國占比最高僅有11%,中國市場是當年美國大豆油出口的主要“功臣”。
其次,美國大豆業與中國養殖業的深度捆綁,是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得以不斷擴大份額的另一個重要基礎。上世紀80年代,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便開始在中國飼料企業和養殖戶中間大面積推廣以大豆作為配料的養殖飼料,并獲得了養殖行業的使用支持。
根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大豆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大豆制品逐漸豐富,大豆制品市場逐步增長,對大豆的需求也逐年增長。(曼旋)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